
從社交通訊、游戲開始進入各行各業,再到金融;阿里從電商開始進入各行各業,再到金融;平安則要從現實的生活金融開始,最后定位到社交金融。
截至目前,平安已完成在商業、住宅、養老、房地產電商、P2P平臺的布局。
不動產投資占比不高
事實上,平安對投資不動產并不太感冒。雖然保監會在去年修改了保險企業投資不動產的上限,允許最高達到總資產的30%,但平安在不動產領域的投資比例并不高。
截至2014年末,投資性物業僅占平安全部險資投資的1.4%,約為203.01億元,相較2013年203.49億元、1.7%的占比,反而有所下降。
在這些項目中,商業項目多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區域,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廈、廣州金融城等。
高力國際研究及咨詢部董事陳厚橋表示,險資同樣有投資回報率考核,在諸多投資中,核心地段商業地產保值能力強,經營不復雜,所以更受險資偏愛。
但相比互聯網金融,馬明哲的不動產投資更傾向于財務投資,或許正是因此,他在2015年新年致辭中,對平安不動產只有寥寥數語。
國家電投中國電力商丘熱電獲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