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豆原產國,我國栽培大豆的歷史非常悠久,中國的大豆曾經享譽世界,可以說,大豆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對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有著重要意義。然而,自2012年來,我國的大豆市場遭遇劇烈波動,進口大豆的數量迅速增加,對外依存度超過80%。與此同時,前不久農業部批準3種轉基因大豆進口,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與討論。
據數據顯示,2014年度大豆國內價格整體趨于平穩,而國際價格普遍低于國內。2015年一季度大豆國內價格總體在2.33-2.40之間,國家價格整體下降。
以下是2015年一季度:
(一)國內大豆價格持平略跌。春耕臨近,因農資、化肥采購資金需求增加,農戶加快拋售大豆余糧,但下游產品需求不旺,需求主體看空后市,貿易商和加工企業收購積極性不高。據飼料工業信息網消息,截至3月23日,黑龍江和內蒙古新豆銷售285.3萬噸,銷售進度46.7%,幾乎是上年同期(92.8%)的一半。市場供大于求,主產區大豆價格下跌。3月份,黑龍江國產大豆平均收購價每斤1.81元,環比跌0.5%,同比跌10.8%;山東國產大豆入廠價每斤2.33元,環比跌1.3%,同比跌1.7%;大連期貨交易所大豆主力合約(2015年5月)月均結算價每斤2.09元,環比跌5.4%,同比跌4.6%。山東地區中等豆粕出廠價每噸3034元,環比漲0.6%,同比跌12.5%。
(二)國際大豆價格基本持平。3月,美國農業部全球大豆產量預測數與上月一致,消費量預測數較上月調減3萬噸,國際大豆供給充裕。美元指數上升至97.9,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形成壓制。但南美港口工人罷工影響大豆出口,對國際大豆價格形成一定支撐。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主力合約(2015年5月)平均價每噸361.3美元,環比漲0.6%,同比跌30.7%。
(三)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價與國產大豆價差小幅收窄。3月份,山東地區進口大豆到岸稅后價每斤1.60元,環比漲1.3%,同比跌19.6%,比當地國產大豆價格每斤低0.73元,價差比上月縮小0.05元。美國墨西哥灣大豆離岸價折人民幣每斤1.19元,比山東地區國產大豆采購價低1.14元,價差較上月縮小0.01元。
(四)2月份大豆進口量環比減38.0%。據海關統計,2月份我國進口大豆426.34萬噸,環比減38.0%,同比減11.3%;出口1.60萬噸,環比增1.39倍,同比減43.4%。進口主要來源于美國,占進口總量的94%。出口豆粕11.68萬噸,環比增38.8%,同比減27.9%。1-2月累計進口大豆1113.92萬噸,同比增3.9%;進口額53.23億美元,同比減13.3%;出口2.26萬噸,同比減44.8%;出口額0.23億美元,同比減39.7%。
(五)預計2014/15年度全球大豆供給充裕。據美國農業部3月份預測,2014/15年度全球大豆產量3.15億噸,同比增3132萬噸,增長11.0%;大豆消費2.89億噸,同比增1548萬噸,增長5.7%。全球大豆產大于需2656萬噸,期末庫存增至8953萬噸,庫存消費比31.0%,較上月預測數提高0.2個百分點,全球大豆供給充裕。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