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凈化器又稱“空氣清潔器”、空氣清新機、凈化器,是指能夠吸附、分解或轉化各種空氣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塵、花粉、異味、甲醛之類的裝修污染、細菌、過敏原等),有效提高空氣清潔度的產品,主要分為家用 、商用、工業、樓宇。
在不久前由工信部賽迪研究院主辦的首屆中國空氣凈化器產業年會上,相關機構發布了《中國空氣凈化器產業趨勢報告》。該報告顯示,2014年空氣凈化器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到320萬臺和70億元,同比增速均接近80%。據悉,2014年高端空氣凈化器銷售表現尤為突出,空氣凈化器5000元以上價格段,線下零售額同比增長近50%,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率近190%。
空氣凈化器市場這么火爆,原因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拜霧霾所賜。就像任何市場剛興起時都會伴隨各種問題一樣,空氣凈化器市場這兩年起步之后,也很快遇到了成長性問題,其典型表現,一字以蔽之曰:亂。
看到市場有旺盛需求而消費者又大都不懂,許多有實力沒實力的廠家都抱著賺一筆再說的心態加入進來。奧維咨詢(AVC)的數據顯示,2012年,空氣凈化器市場有56個品牌,2013年有77個品牌,2014年出現暴發式增長,已經超過200個。把這些品牌投向市場的除了傳統家電企業,還有不少互聯網企業甚至與家電平素毫無交集的企業,它們跨界進來,表面制造了市場繁榮,實則把市場引入混亂。
為了增強忽悠的效果,廠商大都自詡經過權威部門檢驗認證。什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AHAM(美國電器協會)”“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等這些國內外機構都曾為凈化器產品出具過檢驗認證或合格認證,讓人看得是一愣一愣的。然而這些所謂“權威認證資質”,其實不過是廠家玩的噱頭,根本就不具有權威性。2013年2月發布的《空氣凈化器環保認證規則》是目前空氣凈化器的一個評價認證準則,可以讓消費者在挑選空氣凈化器時有據可依。但目前該評價認證系統還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的全面規范仍需一個很長的過程。
吹得越大,水分越多,這是必然的。媒體調查發現,市場上的多數空氣凈化器都存在虛標問題,比如適用面積,產品標稱值均大大超過實測值,有的甚至超過 4倍之多。而按照聯盟標準檢測甲醛去除率,這些受檢產品的標稱數值也遠高于實測結果,有的高出3倍多。至于價格,不用說水分也不少。業內人士表示,空氣凈化器產品最核心的部件只有3個,一是過濾網,二是活性炭,三是臭氧發生器或凈離子、負離子發生器,這三者的成本加起來也就1000多元的樣子。而依目前該類產品的市場價位算,企業利潤空間都可能達到了40%以上,那些定價數千元甚至上萬元的,肯定就是“暴利”了。更多相關凈化器行業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中國環保節能凈化器行業發展現狀與十三五規劃研究報告
空氣凈化器市場這么亂,看來必須要對其進行一次凈化了。而市場亂,根本原因在于標準法規缺失,監管部門監管失據。據悉,新版《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已于3月13日通過審定,將于6月實施。業內人士表示,該標準的出臺會引發空氣凈化器行業的一次大洗牌,那些沒有多少實力只想賺快錢的中小企業將被清理出去,而正規大品牌的生產也將得到規范。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