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今年以來,由于受到宏觀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以及環保壓力增大的影響,煤炭市場延續35個月以來下行趨勢,主要耗煤行業煤炭需求減緩,煤炭價格持續走低,煤炭市場供需壓力加大,市場低位運行。那么目前我國煤炭行業的市場形式如何呢?
以下是我國煤炭市場形勢分析與走勢預測:
據煤炭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5月份電力、鋼鐵、建材、化工四大行業煤炭消費量分別為1.51億噸、0.55億噸、0.49億噸、0.21億噸,同比增幅分別為-2.9%、-2.7%、-9.8%、8.2%。 2015年1-5月全國累計商品煤消費量15.58億噸,同比下降4.24%;其中電力、鋼鐵、建材、化工四行業分別為7.94億噸、2.7億噸、 1.93億噸和1.04億噸,同比增幅分別為-6.3%、-2.1%、-8.5%和9.7%。
但煤炭市場經歷了近4個月的頹勢之后,出現了“回勢”跡象,5月中旬開始,受下游電力企業“回庫”以及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一系列利好政策等因素影響,煤市逐步企穩回升的勢頭。三季度煤炭市場進入迎峰度夏期,季節性需求趨穩回升。同時,受到宏觀經濟未明顯回暖的影響,短期內煤炭市場需求難有明顯好轉,預計后市煤炭市場運行依舊以穩為主,煤炭價格低位趨穩回升。
1、迎峰度夏期,季節性需求趨穩回升。
三季度煤炭市場開始進入迎峰度夏期,季節性需求趨穩回升。近期,南方持續高位天氣,6月30日,據氣象臺發布數據顯示,江南、華南等地仍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局地可達39℃。
在高溫天氣的作用下,沿海電廠負荷有所提升。數據顯示,截止7月2日,沿海六大電力集團合計耗煤量進一步走高至64萬噸以上,而由于采購到貨未能同步跟進,合計電煤庫存則再度回落至1300萬噸附近,存煤可用天數向下逼近21天。
2、下半年基建投資增速會加快,拉動煤炭需求
根據數據顯示,1-5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1%,比1-4月份回落2.3個百分點。后期收到政策利好,基礎設施投資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10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八項具體舉措統籌盤活財政資金。會議確定,對地區和部門結余資金及連續兩年未用完的結轉資金,一律收回統籌用于重點建設。此外,財政部也表示,下一步仍將采取更加有力度的穩增長措施,加大力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預計在經濟基本面的拉動下,煤炭需求在三季度有望回升。
3、煤炭進口將延續低位下滑態勢。
6月17日,中國與澳大利亞正式簽訂了《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協議規定,澳洲出口中國動力煤用煤關稅由當前的6%降為4%,2016年動力煤關稅將再次下降,最終在2017年后享受零關稅。此次中澳貿易協定的簽署將進一步加劇國內煤炭行業的競爭。
但是目前煤炭市場供需矛盾依舊突出,煤炭需求增減仍然是決定當前煤價跌漲的主要因素,同時,目前國內煤價處于低位運行,與進口煤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價格優勢。預計三季度煤炭進口量將延續低位下滑態勢。
4、宏觀經濟未出現明顯回暖,煤炭需求回升受限。
7月1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6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2%,與上月持平。與此同時,匯豐銀行發布的匯豐6月中國制造業PMI終值為 49.4,雖較5月終值回升0.2個百分點,但卻低于初值49.6。從6月官方和匯豐PMI數據可以看出,當前國內制造業經濟改善力度較為有限、尚未擺脫疲軟格局,短期內煤炭市場需求或難有明顯增加。
5、市場預期依然悲觀。
由于收到產能嚴重過剩,宏觀經濟回暖不明顯,工業用電需求疲軟,加之夏季水電逐步發力,以及核電、風電等新能源發電具備大幅增長搶占火電份額,煤炭需求增加受限。預計短期內煤炭市場過剩態勢難以逆轉,心理預期依舊比較悲觀,市場觀望較濃。但隨著政府前期出臺的《關于嚴格治理煤礦超能力生產的通知》和《做好2015年煤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煤炭行業脫困政策逐步發酵,產生效應,后期煤炭市場預期略有好轉。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