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個沒有變動,變動的是人才,很多醫生,尤其是年輕醫生看到合適的平臺就出去了,在婦產科這個門類里,有吸引力的平臺正變得越來越多。”劉醫生(化名)曾在滬上著名的公立產科醫院就職十年,如今已是中級職稱婦產科大夫的她正在考慮跳槽。
為什么想跳槽
如今,內地公立醫院的產科醫生迎來了如同當年香港公立醫院產科醫生一樣的發展機會,越來越多的私立醫院向他們拋出了繡球。
2011年,內地孕婦赴港生子達到了頂峰,在那一年,香港的私立醫院不斷擴增,并且紛紛開出高價籌碼吸引香港公立醫院的醫生前赴私立醫院就職,以滿足日趨增長的內地孕婦需求。根據香港特區政府醫院管理局在那一年統計的數據,公立醫院醫生的整體流失率高達5.3%,其中婦產科醫生流失率更高達10.2%,居各類專科醫生之最。
隨著私立醫院在國內的大舉擴張,公立醫院的產科醫生也成了香餑餑,但這一次,薪資待遇卻沒有成為年輕醫生動搖的主因。
既非不滿足于薪資待遇,也并非抱怨工作環境,為何要跳槽?
“我們可以感受到,新的資本流正在進入婦產科這個領域,私立醫院愿意給醫生人才提供資本,來讓你做你想做的事情這是我心動的主要原因。”劉醫生說。
“在公立醫院,每天你需要看上百個病人,根本沒有精力去做你想做的學術上、工作上的研究和突破,但是私立醫院不一樣,雖然你每天看病的病人減少,但是往往一個病人會從頭至尾跟隨你,從醫學經驗上來說這樣的積累更有價值。”劉醫生介紹說,“在我所有跳槽到私立醫院的朋友里,現在還沒有后悔的。”
多點執醫破冰難行,與傳統公立醫院的外科醫生不同,婦產科、眼科這樣的專科醫生曾經被公立醫院“邊緣”,而他們如今成為了跳出體制的第一批人。
事實上,除了跳槽,兼職也就是“多點執醫”,也成為了傳統公立醫院的醫生在私立醫院工作的另一種方式。
“,私立醫院現在好像很紅火,但是如果質量關把不好,也有可能就是曇花一現。加之從體制里出去還會牽涉到晉升機制、退休工資等多方面的原因,現在多是年輕的產科醫生走在前面,老的醫生還是比較猶豫的。”劉醫生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