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醫療器械如何?
據不完全統計,2008~2015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共發生了111起并購事件,并購金額達到73億美元,平均每筆并購金額耗資超過4000萬美元,并且,數量和涉及金額仍在不斷擴大。
又并購了,9月22日,停牌逾五個多月之久的宜華健康(000150.SZ)終于揭開了重大資產重組的神秘面紗:公司擬現金收購愛奧樂和達孜賽勒康各100%股權,斥資逾19億元收購愛奧樂和達孜賽勒康各100%股權。與此同時,擬向控股股東出售三家地產公司,合計約23.77億元,由地產轉型醫療健康服務領域。
去年以來,醫療器械相關上市公司并購頻現。據不完全統計,2008~2015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共發生了111起并購事件,并購金額達到73億美元,平均每筆并購金額耗資超過4000萬美元,并且,數量和涉及金額仍在不斷擴大。
醫療器械行業為何頻現并購潮?
2014年被業內人士喻為醫療器械行業的“政策年”:國家食藥監及衛計委接連出臺《創新醫療器械特備審批程序(試行)》、啟動優秀國產醫療器械設備開啟遴選工作,醫療器械類的上市公司在獲得資本青睞后,企業間并購活動再次被加速。
特別明顯的一個現象是,越來越多的醫療器械巨頭將目光瞄準了中國本土的中小型醫療器械企業,無論是跨國巨頭還是本土上市公司。
在業界人士眼中,并購中國的中小企業除了可以更好的適應器械巨頭“本土化”的戰略,擴寬本土市場生產銷售線外,用并購來維持企業的高增長業績成為了另一個主要原因。
中小企業為何愿意被收購?
現在醫療器械行業真正有活力的是小企業,行業的變化更多的依賴于小企業的創新,產品成功之后可以選擇自己把市場做大,或者被大公司收購。
在更多的案例里,發展的不錯的中小醫療器械企業選擇了被收購。以宜華健康此次收購的愛奧樂為例,盡管旗下產品包括血壓儀、血糖儀及配套試紙、體溫計等多種慢性病醫療器械產品,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僅靠自身力量無法進行大規模的市場拓展,其財報顯示,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1~7月凈利潤分別為-87.50萬元、-57.88萬元、108.08萬元,盈利水平欠佳。
單一化的產品難以在市場中獲取競爭優勢,但整合到大型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中,價值就變得明顯。更多最新醫療器械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