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歲的埃米莉-懷特海德5歲就被診斷出患上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這種可怕的癌癥,第一輪化療時便受感染,雙腿幾乎不保,經治療后病情有所緩解,計劃骨髓移植。然而等待骨髓移植期間白細胞又一次復發,這次再也無計可施的她6歲時接受了CART免疫細胞治療,她是第一位接受CAR細胞治療的兒童患者。經歷了噩夢般的連續高燒后,小埃米莉掙脫了死神的束縛重新醒了過來。
接受這種療法之后的兩年埃米莉身體健康,可以跟家里的小狗滾作一團,可以上學,可以學鋼琴,她的頭發也長出來了扎成馬尾辮,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樣體驗生命的美好,醫生和科學家們的瘋狂試驗成功了。CART的出現使人們在對抗癌癥這一隱性又無處不在的惡魔的戰爭中,找到了扭轉戰局的契機。
在2015年的深圳國際BT領袖峰會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卡爾-朱恩教授在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決勝癌癥,向人們介紹CART這種神奇的療法。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卡爾-朱恩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學終身教授、美國科學院院士卡爾-朱恩教授
卡爾-朱恩教授是CART技術的發明者,迄今已發表超過360篇SCI論文,申請專利46項,授權31項,2014年,FierceBiotech將他評為“全球生物制藥界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
埃米莉戰勝癌癥并非個例,卡爾-朱恩教授介紹說,接受CAR-T療法的還有一個美籍華人小男孩,“我上次見到他,我問他癌癥怎么樣,他說他全身的肌肉很痛,在得到治療之后,他說他已經想要并且認為自己可以成為一名棒球手。”
2014年12月,在美國血液學學會(ASH)的會議上,JunoTherapeutics公司的科學家報告了在進行當中的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療法“JCAR015”1期治療的情況。在治療中,27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成年患者中有24位的病情有所緩解,其中6人在超過一年時間里都沒有受到該疾病的困擾。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是一種非常難以治療的疾病,而且病情發展迅速,大部分患者會在幾個月內死去。
JunoTherapeutics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米歇爾-薩德蘭(MichelSadelain)說:“對于那些已經無法對其他治療方法做出反應的患者來說,這樣的療效是出乎意料的。”
這家位于西雅圖的公司創辦于2013年,目前已經擁有4種正在試驗中的靶向CD19分子的CAR-T細胞治療技術。這些療法的原理很簡單:提取病人血液中的T細胞,通過基因修飾,使這些細胞能夠識別并殺死腫瘤細胞;這種修飾是利用病毒載體將一種人工的,或嵌合的特異性癌癥相關抗原——在這個例子中是與B細胞有關的血液細胞表面表達的CD19抗原——注入到T細胞中,再把這些T細胞輸入患者體內。修飾后的T細胞能夠識別并殺死腫瘤細胞,同時使免疫系統中的其他參與者重新開始活動。“CAR療法同時也是細胞療法、基因療法和免疫療法,”薩德蘭說,“它在根本原理上與目前所有的藥物療法都不一樣。”在急性淋巴性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治療試驗中,Juno公司的CD19-CAR-T細胞技術都獲得了預期的效果。
在美國血液學學會的會議之后幾星期,Juno公司的股票上市,市值達到2.646億美元,是2014年最大的生物技術IPO。在一個月時間里,該公司的市值從20億美元猛漲到47億美元,成為十年來最大的生物技術公司之一。到2016年底,Juno公司計劃能有10種針對6種疾病的藥物進行試驗并上市,同時利用CAR-T細胞技術打造一個全新的生產基地。
Juno公司并不孤單。CART最開始只有一系列非常有限的學院機構,現在已經成為備受關注的新領域正在發展,學術機構、研究機構,無論是來自美國和中國,都正在積極的參與。從2013年末期到2014年,再到現在,這個新領域中發生的一切,包括科學研究、公司合作以及資金注入等活動一直沒有停歇。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主要的制藥公司都進入了CAR-T細胞技術的競技場。
過去兩年中,至少有6家公司簽下了價值數億美元的合同,隨著未來各種產品的開發腳步,預計還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入。目前已經有數十項相關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有關CAR-T的抗原受體細胞在全世界有77個大大小小的臨床實驗正在進行,它覆蓋很多不同的地方,最多的是美國有48個臨床實驗,中國第二位,有20個相關的臨床試驗,還有八個在歐洲地區,中國在不斷開發、制定標準,歐洲也在努力的趕上。
通過對T淋巴細胞進行修飾,使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antigenreceptors,CARs)得到表達,科學家能夠使細胞識別并殺死那些逃過免疫系統的腫瘤細胞。嵌合抗原受體能夠識別癌癥特異性的抗原。這一過程涉及到提取病人的T細胞,將一個嵌合抗原受體的基因轉入,然后把轉入后的細胞注入到病人體內通過對T淋巴細胞進行修飾,使嵌合抗原受體(chimericantigenreceptors,CARs)得到表達,科學家能夠使細胞識別并殺死那些逃過免疫系統的腫瘤細胞。嵌合抗原受體能夠識別癌癥特異性的抗原。這一過程涉及到提取病人的T細胞,將一個嵌合抗原受體的基因轉入,然后把轉入后的細胞注入到病人體內。
隨著研究的深入,臨床試驗的結果也不斷給人帶來希望。參與這場研究競賽的科學家被這些試驗結果所鼓舞,許多人都認為CAR-T細胞療法是癌癥治療的未來。盡管卡爾?朱恩直言CART療法需要特殊的生態環境,如何把目前專業人員處理的復雜精細過程自動化流程化仍是一個很大的難題,但這些試驗正在宣告化學療法走在被淘汰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