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紙業的不景氣已持續多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機制紙及紙板的產量累計同比增長2.80%。2015年1至6月,該產量數據累計同比中,3-5月均為負值。截至6月底,機制紙及紙板產能累計同比增長僅為0.25%,造紙行業需求依舊低迷。下面是造紙行業市場分析:
主要產品產量:
1. 紙漿產量
2014年1~12月份,全國紙漿(原生漿,下同)累計產量為1645.6萬噸,同比增長1.46%,增速比2013年上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2014年12月紙漿產量為116萬噸,同比下降14.84%。全年來看,紙漿產量每月同比增速波動明顯,正增長和負增長的月份各有6個月,在年中的7、8月份同比增長幅度較大,12月份又出現了嚴重負增長,-14.84%的增速是兩年來的新低。
從地區情況看,2014年1~12月紙漿產量位居前6位的山東(572.6萬噸)、河南(245.9萬噸)、廣西(180.8萬噸)、廣東(156.0萬噸)、海南(143.0萬噸)、湖南(104.7萬噸)是六大重點紙漿生產地區(位居第7位的河北紙漿產量為41.8萬噸,與湖南有明顯差距),合計1402.9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85.3%。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廣西2014年紙漿產量出現了-21.81%的大幅減少。而從全國來看,安徽紙漿產量增長最大,同比上年增加了113.43%,達4.92萬噸;新疆下降最多,同比上年減少了39.49%,為9.06萬噸。
2. 機制紙及紙板產量
2014年1~12月,全國機制紙和紙板(外購原紙加工除外,下同)產量累計為1.18億噸,同比增長2.8%,增速比2013年增加了1.85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產量為1003.6萬噸,同比下降1.73%。上半年基本保持了3%~4%的平穩增速,而下半年在8月增速5.1%達近兩年的一個較高點后,從9月開始至12月又連續4個月出現月度負增長。
從地區情況看,2014年,廣東紙和紙板產量同比增長了19.35%,以2070.7萬噸超越山東成為產量最高的地區,全年產量過千萬噸的前4個地區分別是廣東(2070.7萬噸)、山東(1981.6萬噸)、浙江(1693.7萬噸)、江蘇(1336.8萬噸),合計7082.8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60.1%。其中山東出現了-0.68%的產量負增長,產量前十的地區中有半數出現負增長,分別是山東(-0.68%)、河南(-5.76%)、河北(-11.85%)、湖南(-4.74%)和廣西(-14.35%)。而從全國來看,吉林紙和紙板產量增長最大,同比上年增加了79.89%,達63萬噸;北京下降最多,同比上年減少了30.09%,為6.56萬噸。
3. 紙制品產量
2014年1~12月份,全國紙制品產量累計為6634.9萬噸,同比增長9.0%,增速比2013年上升了1.65個百分點;其中2014年12月紙制品產量為630.8萬噸,同比增長7.2%。整體來看,二、三季度增長較快,一、四季度增速相對平緩一些。
從地區情況看,紙制品產量的全國分布集中度相對沒有紙漿和造紙行業高。2014年,廣東(966.9萬噸)、浙江(734.4萬噸)、河南(681.1萬噸)、江蘇(535.6萬噸)四省的紙制品產量明顯領先于其他地區,四省的合計產量約2918.1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44%。產量前10的地區中只有山東出現了-1.17%的負增長,廣東(10.24%)、河南(16.29%)、福建(11.38%)、河北(11.63%)的增速均為兩位數。而從全國來看,貴州紙制品產量增長最大,同比上年增加了73.45%,達70.43萬噸;海南下降最多,同比上年減少了30.09%,為8626噸。更多造紙信息請查閱發布的《》
中國造紙業的不景氣已持續多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機制紙及紙板的產量累計同比增長2.80%。2015年1至6月,該產量數據累計同比中,3-5月均為負值。截至6月底,機制紙及紙板產能累計同比增長僅為0.25%,造紙行業需求依舊低迷。隨著中國進出口的不斷下行,中國造紙行業正面臨著巨大挑戰。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