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越來越成為國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隨著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對旅游的需求也逐漸不滿足于單純的觀光旅游。
“從官方推介觀光旅游為主到以休閑度假旅游為主的改變,是中國旅游業的一次根本性變化,可以稱之為中國旅游業的第二次發端。”13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千島湖舉行的2015中國休閑度假大會上,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假分會秘書長魏小安如此說道。當日,來自中國各地的政府官員、企業代表和專家學者對中國休閑度假精品化的話題進行了探討。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旅游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越來越成為國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隨著人民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對旅游的需求也逐漸不滿足于單純的觀光旅游。
鳳凰衛視總編輯、著名評論員呂寧思認為,當下中國旅游業處于從過去的觀光時代向觀光、休閑、度假、體驗的多元時代的轉型時期。
參考歐美發達國家的旅游發展歷史,20世紀末,度假旅游在歐美的各類旅游產品已成主導,度假游占比高達六七成。按照中國的十二五規劃,休閑度假業也逐漸成為中國旅游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在2013年務院辦公廳發布的《公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中,提出2020年基本建成以小康社會適應的現代旅游休閑體系。
面對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的轉型,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認為,從產業發展來看,不斷加速轉化創新的休閑業態,形成了新的格局。在此過程中,各種資本、資源、人力、業態在使得休閑成為一個產業集聚發展的融合器,相關的生產要素迅速轉化為休閑的發展要素,產業形態也在不斷的創新。
“我們要推動休閑事業和休閑產業的共同發展,既把休閑作為一個經濟、一個消費者權利來滿足,同時也把休閑作為一種權利、一種公民的權利來得到滿足。最終我們會形成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風格的、中國氣派的休閑發展大格局。”宋瑞說。
魏小安接著表示,從官方推介觀光旅游為主到以休閑度假旅游為主的改變,是中國旅游的一次根本性變化,可以稱之為中國旅游業的第二次發端。
但他也提出,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中國因為城市化發展過快,存在這城市缺乏休閑空間、度假資源不足等問題,但最嚴重的,是時間消費的問題。
據了解,自設置黃金周增加了兩個公共假日集中的消費日以來,旅游的整體發展得到了促進,但如今已是休閑度假為主的時代。魏小安認為,在大力倡導帶薪休假努力落實的今天,黃金周可以適當的調整。
“我們必須研究先立后破。我相信在落實國務院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的過程中,到2020年帶薪休假會基本落實,這個時候黃金周至少應該使我們的時間消費能夠和國際基本接軌,使老百姓自己能夠真正做到自主規劃時間消費,這才是中國休閑度假的未來。”魏小安在今日的會議上說。
為了謀休閑度假永續發展,今日,在2015中國休閑度假大會上,“中國休閑度假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由鳳凰網、鳳凰衛視發起,邀請休閑度假領域相關的國內外知名學術組織、研究機構、高等院校、旅游休閑城市官員、休閑旅游企業高管聯合發起并共同組建。中心成立后,將立足國內外休閑度假領域積極開展相關學術研究,并每年發布具有影響力、權威性的研究報告和學術成果。
據悉,本次大會由鳳凰網、鳳凰衛視主辦,杭州中華文化促進會、杭州日報報業集團、鳳凰都市傳媒協辦,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浙江大學管理學院、鳳凰城市與旅游研究院、方塘智庫提供學術支持。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