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顧問農村電商研究員指出基礎因素是用來分析農村電子商務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是否強勁的因素,主要有政策支持、交通及物流、網絡設施、需求潛力。其中政策支持是主觀因素,是許多網商得以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交通及物流和網絡設施是限制發展的客觀因素;需求潛力則是決定未來發展前景的關鍵原因。
一、政策支持。
雖然大多數農村電商屬于自下而上發展模式,政府的作用有限,但是對發展中的農村電商來說,得到政府支持,無疑對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一些市場失靈、農民網商自己突破不了的瓶頸,如土地、資金、網絡資費、能力建設等問題,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
例如,河南輝縣的杜千里在網店競爭不大、貨源缺乏、營業額下滑時,市長表態可以無償提供200畝土地,作為種植基地,成為輝縣的農業示范點。浙江遂昌縣政府專門搭建了電子商務公共平臺,出臺“扶持全民創業基金”政策,鼓勵農村電商發展,每年縣財政用于扶持網上創業的資金不少于100萬元。
二、交通及物流、網絡設施。
這些因素是束縛農村電商發展的客觀基礎,這一問題目前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數據顯示,全國23.5%農民網商認為從事電子商務最大的因素是物流交通制約,而寧夏、云南、新疆、山西、甘肅、貴州、青海等50%的被調查網商都反映物流問題的制約。
三、需求潛力。
由于可復制性強,網銷供給短時間內就可迅速攀升,這種情況下,決定未來電商能否持續發展的就是未來的潛在需求。目前有些地方的農村電商難以生存下去,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競爭激烈而市場需求又趨于飽和。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