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節能汽車產業鏈,自主產品市場份額達到50%;商用車新車油耗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國產關鍵零部件市場份額超過80%;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優于4L/100km,國產關鍵零部件市場份額超過60%;節能車銷量排名前五的企業達到3家,自主產品美譽度超過合資品牌,自主關鍵零部件的市場份額達到60%,擁有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節能商用車,商用車整車出口達到20%。
一、重點產品
1.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
以緊湊型及以上車型規模化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為主,實現插電式混合動力技術在私人用車、公務用車以及其他日均續航里程較短的領域推廣應用。混合動力模式油耗相比傳統車型節油25%。
2.純電動汽車
以中型及以下車型規模化發展純電動乘用車為主,實現純電動技術在家庭用車、公務用車、租賃服務以及短途商用車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典型小型純電動乘用車法規工況電耗小于11.5kWh/km;公交客車電量消耗量小于3.2kWh/100km/t。
3.燃料電池汽車
以城市私人用車、公共服務用車的批量應用為主,實現燃料電池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優化燃料電池系統結構設計,加速關鍵部件產業化,大幅降低燃料電池系統成本。
二、關鍵零部件
重點推進電機、電池、逆變器等關鍵核心零部件自主化,滿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求。
1.驅動電機
自主電機研發與商品化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乘用車驅動電機20s有效比功率不低于4kW/kg,商用車30s有效比扭矩不低于19Nm/kg。
2.電機控制器
實現功率密度不低于25kW/L,綜合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自主率達到60%以上。
3.動力電池系統
電池單體比能量達到400Wh/kg以上,成本降至0.8元/Wh;系統成本降至1元/Wh。
4.燃料電池系統及電堆
燃料電池系統體積比功率達到3kW/L,冷起動溫度達到-30℃以下,壽命超過5000h,產能超過10萬套。
5.機電耦合裝置
純電驅動系統最高機械傳動效率達到93%以上,機電耦合變速器實現高集成度專用化。
6.增程式發動機
國產增程式發動機最低比油耗降至225g/kWh以下,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
7.高壓總成
直流-直流變換器、充電器系統效率均達到95%以103上,高壓繼電器、熔斷器實現小型化、低成本;高壓鋁導線實現大批量應用。
8.整車控制器
整車控制器具備與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和智能交通系統相結合的智能行駛控制功能,國產整車控制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80%,關鍵國產化芯片應用率達到30%,自主實時操作系統應用率達到50%。
9.輕量化車身
實現復合材料/混合材料技術突破,降低成本,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率達到30%,自主率超過50%。
三、關鍵共性技術
1.整車集成技術:突破融合多信息、以能量管理為核心的整車智能控制技術、高集成度的動力系統電動化等技術難題,開發太陽能電池整車集成應用技術。
2.電驅動系統技術:突破電機與傳動裝置、逆變器集成,高集成電驅動系統專用變速器等技術難題。
3.能量存儲系統技術:突破寬溫度、長壽命、全固態電池,低成本、高集成化電池管理等技術難題。
4.燃料電池系統技術:突破高可靠性膜、催化劑及雙極板,高可靠性供給系統及其關鍵部件等技術難題。
5.高壓電氣系統技術:突破無線充電、高耐壓等級薄壁絕緣層等技術難題。
四、應用示范工程
1.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示范工程。
2.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工程與推廣。
3.可再生能源、智能電網、智能社區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與推廣。
4.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綠色、智能制造示范工程。
五、戰略支撐與保障
1.國家層面形成產業間聯動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創新發展規劃,設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與示范基金。
2.持續可行的新能源汽車財稅鼓勵政策,以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時的獎勵政策。
3.支持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究院。
4.加大對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支持,支持形成新能源技術創新聯盟,搭建產業共性技術平臺。
5.完善相關標準法規體系,加強檢測評價能力建設。
6.加強充電站、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
7.形成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電網、智慧城市建設及關鍵部件、材料等的協同發展機制。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