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編碼器市場中,歐美品牌占據高端市場,有3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產品價格定位高端,在重工和風電等新能源領域具有優勢;日韓品牌主要占據中端市場,也占三分之一以上的市場份額,產品價格定位中端,在電梯、機床、伺服電機等行業應用較為廣泛;而大陸企業主要參與中低端市場的競爭,產品價格較低,以占市場近半銷售量僅獲得25%的大陸市場銷售份額。
在所有的廠商中,市場份額較高的企業包括Heidenhain、Tamagawa、Nemicon、Yuheng、Baumer、Rep、P F、Danaher、Koyo、Omron等。其中前三名企業市場份額占市場總額的將近50%,市場集中度較高,各企業主要針對的應用行業集中性較高、行業競爭較少。主流廠商業績增長幅度也有明顯差距,增長幅度最大的為60%,增長幅度最小的低于10%。
我國編碼器主要應用領域分析
圖表1 我國編碼器主要應用領域分析
電梯、機床和伺服電機配套是編碼器的重點應用領域,占整體應用市場53%的市場份額。紡織機械、和印刷機械等領域目前市場份額較小,編碼器一般不直接進入這三個行業,編碼器生產企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給這些機械行業提供伺服電機的電機生產廠環節。起重機械目前市場份額也較小,僅占4%-5%。在冶金和電子行業等項目型行業,編碼器目前應用比例較低,僅占14%的市場份額。此外,編碼器在醫療機械、風電、汽車生產線、混合動力汽車、水利、軌道交通等領域也有一定應用,但應用比例較低。
2014年,我國編碼器市場繼續保持回暖態勢,以編碼器整體市場規模為16.45億元趕超2013的15.7億元,同比增長4.7%,增速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
圖表2 我國編碼器市場規模及走勢
隨著工業自動化行業快速發展,數控和伺服系統等工控設備的大量應用,機械設備數控精度要求的不斷提高,編碼器產品種類不斷增加,應用比例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整個市場規模迅速擴大,其中自動編碼器、旋轉型編碼器將成為主要增長點。更多最新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