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民經濟運行情況GDP
2014年,我國國民經濟在新常態下穩定增長。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36463億元,比上年增長7.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8332億元,增長4.1%;第二產業增加值27139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306739億元,增長8.1%。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9.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2.6%,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8.2%。
圖表1: 2010-2014年國內GDP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 2014年國內生產總值初步核算
二、消費價格指數CPI、PPI
1、CPI
2014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2.0%,順利完成3.5%的調控目標,年度漲幅創出自2009年以來新低。但值得注意的是,PPI增速仍處于持續回落狀態,2014年需求總體偏弱,通縮預期上升。預計,2015年物價水平仍可能繼續處于相對較低水平。2014年1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數據顯示,12月份,CPI環比上漲0.3%,同比上漲1.5%;PPI環比下降0.6%,同比下降3.3%。在30個主要工業行業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水的生產和供應、煙草制品等行業出廠價格環比上漲;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等行業出廠價格環比下降。
2015年,受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影響,除了個別產品和服務價格可能走強外,多數產品和服務價格將繼續保持下行態勢,我國物價總水平繼續處于相對較低水平的可能性較大。而由于大多數工業領域培育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需要相對較長過程,PPI短期內也不太可能出現大幅反彈。
圖表3: 2014年CPI月度漲跌幅度
圖表4: 2014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漲跌幅度
2、PPI
2014年,中國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下降1.9%,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2.2%。剛剛過去的12月份,中國PPI同比和環比降幅均有所擴大,分別下降了3.3%和0.6%。截至2014年12月份,中國PPI月度數據同比下降的持續時間已增加到34個月。PPI月度同比數據上一次出現增長還是在2012年2月。2014年二季度起,中國PPI同比降幅曾連續收窄,引發市場對于PPI年末轉正的期望。但8月份至今,PPI同比降幅已連續五個月擴大,并在年末再度創出新低。CPI和PPI的走低,直接原因是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傳導,而本質上為人民幣匯率高估抑制了中國的總需求。如果2015年不把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完善作為經濟改革的重中之重,通縮風險或進一步加劇。
圖表5: 2006-2014年中國PPI走勢圖
更多最新外墻外保溫行業市場分析信息請查閱發布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