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乳制品149.7萬噸,較去年同期(下同)減少14.7%;價值300.3億元人民幣,下降35.3%;進口平均價格每噸2萬元,下跌24.1%。其中,10月進口12.8萬噸,同比增加12.5%,環比減少17%;價值25.6億元,同比下降5.7%,環比下降22.8%;進口平均價格為每噸2萬元,同比下跌16.2%,環比下跌7.1%。
一、今年10月我國乳制品進口的主要特點
(一)10月進口量低位下探,平均價格延續弱勢。今年3月以來,我國乳制品月度進口量低位徘徊,至9月一直圍繞15萬噸上下浮動。10月當月進口量下探至12.8萬噸,雖同比增加12.5%,但環比減少17%。與此同時,進口均價震蕩走低,10月當月進口均價為每噸2萬元,同比下跌16.2%,連續16個月同比下跌,且跌幅再次放大,環比下跌7.1%(下圖)。
(二)一般貿易進口逾8成。10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乳制品10.5萬噸,增加27.3%,占同期我國乳制品進口總量(下同)的81.6%。同期,以海關特殊監管方式進口2.3萬噸,減少27.2%,占17.7 %。
(三)歐盟成最大進口來源地,自新西蘭進口減少。10月,我國自歐盟進口乳制品5.9萬噸,增加28.9%,占45.9%。同期,自新西蘭進口3.1萬噸,減少2.2%,占24.4%;自美國進口2.1萬噸,增加7.5%,占16.3%。
(四)民營企業仍為進口主力,國有企業與外商投資企業并駕齊驅。10月,我國民營企業進口乳制品5.6萬噸,增加14.5%,占43.5%。同期,國有企業進口3.6萬噸,增加18.7%,占28.3%;外商投資企業進口3.6萬噸,增加4.2%。
(五)奶粉進口均價明顯上漲。10月,我國進口奶粉3.4萬噸,減少17.1%,占 26.6%;進口均價為每噸4.8萬元,上漲25%。同期,進口未濃縮及未加糖或其他甜物質的乳及奶油(液態奶)30.5萬噸,增加28%,占 22.3%,比去年同期上漲了7.8個百分點。此外,進口乳清32.1萬噸,增加4.2%,占23.5%。
二、10月我國乳制品進口價格下跌的主要原因
需求不足壓低乳制品進口價格。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乳制品進口國,我國乳品市場需求是國際奶價形成的關鍵因素。近兩年乳制品過度進口直接導致國內乳企庫存增加,國內乳企仍處在去庫存階段,企業進口意愿不足,因此國際奶粉價格出現回落,且價格難以上揚的趨勢將會被保持。11 月17日公布的全球乳制品交易(GDT)價格指數較前一次下跌7.9%,前值為下跌7.4%,連續第三次下跌;此次交易價格指數較上一次11月03日拍賣下跌了7.9%;平均中標價為2345美元/噸,與上一次拍賣每噸2569美元比較,價格下跌了224美元;此次拍賣中全脂乳粉和脫脂乳粉價格分別下跌 11.0%和8.1%,平均中標價格分別為2148美元/公噸和 1851美元/噸。據澳大利亞乳業局11月18日發布的雙周動態報告顯示,其主要乳制品價格走勢基本一致,脫脂奶粉和全脂奶粉價格分別下滑近8%,降至每噸2018和2453美元;奶油和脫水乳脂肪價格變動幅度基本相同,分別下滑5.6%和5.7%至每噸2574、3647美元。與此同時,國內原料奶產量增加,進一步降低企業進口需求,壓低乳制品進口價格。2015年1~9月,全國乳制品行業累計完成產量2040.31萬噸,同比增長3.86%;其中,8月份產量236.91萬噸,增長9.15%;9月份產量254.28萬噸,增長13.13%;整體來看,上半年產量環比上升,尤其三季度產量同比快速增長。
三、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中澳自貿協議生效在即或將對我國乳制品行業帶來影響。中澳自貿協議已獲得澳參議院投票通過,目前進入最后批準階段。自貿協議正式實施后會有一系列關稅減免政策立即生效,未來4-11年內我國對澳高達20%的乳制品出口關稅將逐漸減免。澳洲乳業協會(ADIC)表示,我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市場,2014/15財年澳洲共對華出口13.6萬噸乳制口,總值達4.24億澳元。自貿協議通過后澳大利亞將進一步擴大乳制品對華出口,或將對我國乳制品行業帶來一定沖擊。
(二)違規進口乳制品案例頻發亟待關注。近幾年來進口乳制品,包括進口液態奶和嬰幼兒配方奶粉等發展異常迅速,通過電子商務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但由于動物源性奶及奶制品是口蹄疫傳播主要途徑之一,世界各國普遍禁止郵寄除奶粉之外的幾乎所有奶及奶制品入境。隨著“海淘”的發展,各省檢驗檢疫部門從進境國際郵件中截獲的乳制品數量一路飆升。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發布消息稱,11 月1至10日,共截獲液體牛奶、酸奶、奶酪、黃油等奶制品11批次,重達103.68公斤,環比分別增長120%、242%;僅11月2日一天,境外乳制品截獲量就超過了10月份總和;被截獲的境外郵寄乳制品主要來自英國、荷蘭、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其中不少是嬰幼兒輔食。
(三)西藏牧區乳制品加工業尚未充分發揮潛力。西藏空氣潔凈、水質優良,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理想的有機產品生產地。西藏很多地區的農戶一直以來都有養奶牛的傳統,但由于本地奶牛品種差、產奶量低,一直無法形成規模經營,甚至連自家制作酥油茶的奶料都要從外省購買。西藏奶業工作起步晚,基礎條件差,市場發育緩慢,目前,還存在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滯后、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比例過低、技術人員缺乏,配種質量差等諸多制約快速發展的因素。在乳品加工方面,目前,西藏僅有一家上規模的乳制品加工企業,年收購鮮奶不足1萬噸,靠近城區的生鮮乳主要是以未經加工消毒、未經檢測的原奶形式向社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等部門配送,存在著人畜共患病、抗生素等質量安全風險。近年來,各地也根據市場的需求及各自實際,生產酸奶、酥油、奶渣等奶制品,但整體上仍未形成產銷銜接、服務配套的運行機制,乳制品市場競爭力仍較弱,極大地阻礙了奶業發展。西藏牧區的乳制品行業處于起步階段,通過建立現代化乳制品企業才能充分發揮牧區的潛力,為我國提供一個新亮點。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