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鋰電吸引大量投資,但短期仍供不應求
受到對下游強勁增長預期的影響,動力型鋰離子電池 (下簡稱“動力鋰電”)市場受到各界的關注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資。
據統計,2012年至2014年上半年,國內動力鋰電相關產業投資規模已經超過500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17年將超過800億元。根據目前的投資情況估計,2014年我國的動力鋰電的設計產能將擴大至2000MWh。
另一方面,國內對電動汽車的需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相關政策頻出的推動下,也實現了快速的增長。2014年上半年,我國共生產電動汽車20,692輛,銷售 20,477輛,比2013年同期分別增長2.3倍及2.2倍。其中,純電動汽車生產及銷售數據分別為12,185輛及11,777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8,507輛及8,700輛。按照純電動汽車平均電池容量30KWh、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平均電池容量10KWh計算,上半年我國動力鋰電的需求量超過450MWh,全年將有望超過1200MWh。
盡管國內動力鋰電的設計產能已經超過市場當前需求,實際生產中仍存在供不應求的狀況。筆者近期從比亞迪總裁王傳福處獲悉,比亞迪當前生產的配有動力鋰電的比亞迪秦轎車的訂單量在3,000臺左右,但產能只有1,000臺,由于電池產能跟不上,遠遠不能滿足市場實際需求。在與美國波士頓電池副總裁詹天佑溝通時,對方也認為,2014年動力鋰電的爆發式增長給企業帶來利好的同時,也考驗了企業的生產能力,盡管我國動力鋰電池投資巨大,遠期設計產能也很大,但是短期內動力鋰電的生產仍不能能滿足市場需求。筆者估計,按照我國電動汽車當前的發展勢頭,動力電池產能要到2017年方能滿足實際需求。
造成國內動力鋰電實際產能低于設計產能的原因,主要是如下幾點:第一,動力電池生產周期比較長,從原材料選擇到成品出廠測試,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國內許多企業從2012年下半年方才開始投資動力電池,技術及生產能力尚未成熟;第二,國內電動汽車企業在產能設計之初考慮到國內市場需要較長時間培育,因此多數企業僅有一條生產線處于生產狀態,其余生產線將會在未來幾年內陸續投產。
中國動力型鋰離子電池市場規模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