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信用卡誕生三十年,互聯網金融時代給了信用卡這個傳統行業更多的發展空間。在面臨創新與變革大潮的2016年,我們更加期待傳統的信用卡市場能夠創建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
2015年即將潸然而去,2016年又要翩然而至。在即將過去的2015年,中國信用卡產業雖然遭遇了中國經濟的寒潮,但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2014年,信用卡在加快了金融IC卡的遷移進程,并制訂了開放銀行卡轉接清算市場的大政方針。2015年,首先是國務院發布《關于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中國銀行卡轉接清算市場開放的基本框架確定;接著就是中國銀聯大刀闊斧地推進支付移動化、實體卡虛擬化的發展速度。中國信用卡市場在 2015年已經顯露出強烈的創新與變革的趨勢。
截至2013年末,全國信用卡累計發卡已達3.91 億張,較上年末增長18.03%,增速較上一年有所加快。去年末,全國人均擁有信用卡0.29張,幾乎相當于每個家庭擁有一張信用卡,去年末中國信用卡授信總額為4.57萬億元,信用卡卡均授信額度則突破了萬元,為1.17萬元。
隨著信用卡越來越被普及和認可,信用消費、超前消費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部分消費者使用信用卡時消費心理不成熟,刷卡無節制,導致信用卡的壞賬也在逐年增加。央行的數據顯示,去年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251.92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05.34億元,激增了
71.86%。
三大陣營日趨分化
隨著2015年銀行中期年報的亮相,上市銀行的信用卡業務三大陣營日趨分化的格局呈現在市場面前——以工、中、建、農、交和招商、廣發銀行為代表的第一陣營,以中信、民生銀行為代表的第二陣營,和以華夏、上海、北京銀行為代表的第三陣營。
從2014年報數據來看,各行發卡量增長依然不減。工行、建行、招商銀行繼續處于前三位領跑。各行增長速度漲跌互現,工行發行了1.01億張信用卡,建行和招行分別以6600萬和6000萬張居第二和第三,此外,建行以26%的增長率,開始逐漸拉開與招行的差距;華夏銀行2014年以40%的增長率位居第一,但是由于總量僅為589萬張,使這個“頭銜”缺失太多光環。
第一陣營中的五大銀行加上招商、廣發銀行的發卡量,已經占到了信用卡市場總量的77%,留給其它銀行的市場空間已經非常狹窄。尤其是建行、中行、農行幾家原國有商業銀行,利用其網點及多年累計客戶數的優勢,發卡量增速后來居上,連續幾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招商銀行發卡量雖然被建行超越,但是依舊保持很強的盈利能力;廣發銀行也在近幾年開始發力,從2010年的1100萬張增長到2014年的3400萬張。
第二陣營發卡銀行中,幾家銀行發卡增速保持平穩發展的趨勢,發卡數量都超過了1000萬張。但是第二陣營卻面臨著很大的市場壓力:第一,自身已經達到業務發展的極限;第二,市場也已經接近飽和,尤其對于非五大銀行而言,各股份制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分布和客戶基礎,還是讓信用卡業務發展的空間受到了非常大的制約。
因此,擺在第二陣營的發卡銀行面前的更應該是走“以質量求效益”之路,與第一陣營硬拼市場并非明智之選。中信銀行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或許就代表了一個方向,目前,中信已經與京東、淘寶、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巨頭聯合發行了聯名卡。
第三陣營發卡銀行主要以原區域性商業銀行以及個別較晚發卡的全國性商業銀行為主。這些銀行在信用卡市場上發展的壓力無疑將無比巨大,且如不制訂出特殊的政策,改變原有的經營理念,很難在信用卡市場獲得充分發展的空間。更多行業調研報告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及投資分析報告》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