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2004-2014年醫療器械行業收入的復合增速達25%,遠高于全球7%-8%的增速,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行業銷售規模突破 2000 億元,約占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的 7%,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另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 年醫藥制造業的銷售收入為 23326 億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僅占到醫藥總市場的 9.16%,與全球醫療器械占醫藥市場總規模的42%相比,還有巨大發展空間。從人均醫療器械費用來看,我國目前醫療器械人均費用僅為6美元/人,而主要發達國家人均醫療器械費用大都在100美元/人以上,瑞士更是達到了驚人的 513 美元/人。與發達國家比,中國人均醫療衛生支出尚處于較低水平,未來提升空間大。
2006-2012年全球醫療器械銷售規模
2004-2014年我國醫療器械銷售規模
二、四大驅動因素助力行業高增長
我們認為在行業整合和進口替代加速的趨勢下,人口老齡化(保健消費需求升級)、基層市場放量、民營機構發展以及技術創新升級將是直接拉動醫療器械行業加速發展的四輛馬車。
(1)老齡化+保健需求提升:據國家統計局201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 年年末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 21242 萬人,占總人口比重為 15.5%;65 周歲及以上人口數為 13755萬人,占比10.1%,首次突破 10%。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10%,或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 7%,即意味著這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處于老齡化社會),且趨勢仍在加劇,預計 2025 年我國 60 歲以上的人口將超過3 億。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以及人們保健意識的增強,將拉動醫療資源的需求不斷攀升,特別是對于醫用高值耗材及家居智能醫療設備的需求,醫保覆蓋和報銷比例的提升也將進一步提供需求保障。
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
(2)基層醫療機構需求放量:
1、存量需求:截至 2014 年 11 月底,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92.2 萬個,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3.4 萬個,鄉鎮衛生院 3.7 萬個,村室 64.9 萬個,診所(醫務室)19.0 萬個。根據新醫改的相關方案,衛生部會同國家發改委將投資 1000 億元,支持建設全國約2000 所縣醫院、5000所中心衛生院和 2400 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并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的裝備配置開展醫療器械集中采購工作。在性價比優勢和政策導向下基層醫療機構傾向于優先采購國產醫療器械。
2、增量需求:隨著國家率先在基層醫療機構實現藥品零加成,提高基層就診報銷比例等措施的出臺,基層醫療機構的就診人次逐步提高。另外《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及,我國將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健全網絡化城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運行機制以及完善合理分級診療模式。我們預計未來基層就診人次將逐年加速增長,從而帶動基層對于醫療設備的采購需求。
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診療人次(億人次)
(3)民營醫療機構擴容:國務院“十二五”醫改規劃中提到,到 2015 年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床位數和服務量均要達到醫療機構總數的 20%,民營醫療的擴張對醫療器械的需求將進一步促進行業發展。
我國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數量增長
我國民營醫院和公立醫院床位數及比例
(4)技術升級拉動國內外需求:醫療器械行業產品制造技術涉及醫藥、機械、電子、等多個技術交叉領域,其核心技術涵蓋醫用高分子材料、檢驗醫學、血液學、生命科學等多個學科,是典型的高新技術密集型行業。由于我國行業發展起步較晚,大部分高端設備市場被國外企業壟斷,近幾年通過相關產品技術的研發和升級,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快速崛起,國外壟斷的格局正逐漸發生改變,國內已涌現出一批醫療器械龍頭企業,如深圳邁瑞、華潤萬東、新華醫療等在超聲診斷和數字影像設備領域占有一定的市場地位。加之國家對國產醫療器械的大力支持,包括創新醫療器械的綠色審批通道以及財政補貼等措施,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在研發技術和產品性能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更多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