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風力發電控制技術起步較晚,目前的控制系統均是由歐洲專用控制方案提供商提供的專用系統,價格高昂且交貨周期較長。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控制系統必須要提上日程,一方面,由于缺乏差異化而使得未來競爭中的透明度過高,而造成陷入激烈的價格競爭,另一方面,尋找合適的平臺開發自主的風電控制系統將使得制造商在未來激烈競爭中獲得先手。
2015年我國風電裝機有望達到9000萬-1億千瓦,到2020年中國風電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以上,預計可達2.3億千瓦,占世界風電總裝機容量的4%-6%.中國風電機組行業趨勢預測廣闊。
國內風機制造業面臨良好發展機遇:在各類新能源中,風力發電是技術相對成熟、最具大規模商業開發條件、成本相對較低的一種,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內風機制造業背靠國內巨大的市場,依托國內廉價的人工成本和雄厚的制造基礎,面臨良好的發展機遇,必將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大有作為。
實際上,未來社會發展將會是大數據的時代,一些風電企業創建了大數據監控平臺,建立運行數據庫和風資源數據庫,為機組長期穩定運行和優化升級提供數據依據。截至目前,我國在運行的風機約7萬臺,按照新的規劃,到2020年將達到12萬臺左右。每一臺風機,每天都形成實時監控的數據流,其中有大量在線潤滑油分析數據和離線潤滑油分析數據。目前的風機運行數據比較分散,整機廠商、風場業主接收的數據主要來自于自己管理運行的風機,風機運行數據不能整合分析,大數據的“大”不能全面匯集,主機廠只能對各自的風機運行數據進行統計,風電業主亦然。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也讓風電機組及其設備變得更加智能化。風電機組的智能化,就可以采用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即所有的電氣控制都由一體化的設計來完成,優點是增加用戶收益,提高可靠性、可用率、電量產出,降低成本。相關風電請查閱靈核網發布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