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環保、效率高,每天可以“解決”5-7噸生活垃圾,為近萬人服務。玉州區城西街道蓮塘村的鐘國勇發明的這種小型生活,已申請了國家專利。
7月29日下午,我們在仁東鎮鶴林村見到鐘國勇發明的小型生活垃圾焚燒爐,爐口處堆放著一些垃圾,一名工人在將垃圾推入爐內焚燒,雖然不斷地焚燒著垃圾,上面的煙囪卻看不到煙霧冒出。鐘國勇說,這是環保垃圾焚燒爐,無煙環保是它最大的特點,不排出黑煙,不產生臭味,不污染環境。
焚燒爐體積不大,銀色外觀,整體高5米,直徑2米,主要由焚燒室、煙塵過濾器、電機和風機組成。鐘國勇說,直接焚燒垃圾會產生黑煙及臭味,通過這種環保焚燒垃圾,內置的水過濾系統能夠將煙霧及產生的味道過濾掉。同時,焚燒爐工作噪音不大,只有2臺電機工作,每小時只用3度電。“焚燒爐采用的是旋風式2次燃燒,燃燒溫度可達1200度,除了玻璃、鐵、鋼等不能焚燒的垃圾,其他生活垃圾不用分類,統統可以焚燒處理。”鐘國勇說,主要為距離較遠的鄉村服務,一臺小型生活垃圾焚燒爐,每天可以處理5-7噸生活垃圾,服務一萬人,五六個村子配備一臺即可,做到“垃圾不出村”。它也適用于距市區較遠的旅游景區、學校等,垃圾就地處理,可以減少垃圾運輸成本。
2014年開始,鐘國勇開始著手自己研制小型生活,標準定得高,要求焚燒完全,排放無污染。歷經無數次失敗,花了幾十萬元研發經費,終于研制成功。更多最新投資分析報告,市場分析報告,市場調查報告,市場調研報告請訪問。
相關推薦: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