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規模約為308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524億元,年均增長率約為20%左右。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扶持政策力度加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張。其中,作為骨科和心血管所需的介入器材、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等高附加值消耗醫療材料,將迎來快速增長機遇。機構預計,到2018年,我國骨科植入耗材和心血管支架耗材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212億元和388億元。
1、國內醫療器械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集中度低
目前國內生產廠家有近萬家,其中90%以上為中小型企業,市場競爭力相對薄弱。這樣的現狀之下結果是,在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國外產品在大部分市場處于壟斷地位,我國本土企業與歐美競爭對手之間仍存在巨大的差距,國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集中度亟待提高。我國高值耗材市場除了支架類產品實現國產化外,大部分被進口產品壟斷,導致高值耗材市場整體價格偏高。
2、行業內大部分企業的研發投入不足,技術水平低
大部分企業由于技術、資金及規模的限制,不具備核心技術,行業內企業研發力量的薄弱將不利于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和發展。
國內行業發展有利因素:
國家產業政策大力扶持;
市場空間的持續釋放;
消費水平的提升,醫療安全意識的增強;
行業逐步規范化發展。
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
現代醫學加快向早期發現、精確定量診斷、微無創治療、個體化診療、智能化服務等方向發展,對醫療器械領域的創新發展不斷提出新的需求。預計未來五年至十年,中國醫療器械產業與世界醫療器械市場的關聯度將越加緊密,對中國的醫療器械制造工藝、新材料應用、研發水平、營銷網絡勢必產生巨大影響,促使中國醫療器械產品從中低端向高附加值的高端產品轉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扶持政策力度加大,醫療器械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張。重點產品如影像、免疫、疫苗、生化、血透、監護、高端耗材與植入及家庭康復用品等,研發與投入有望突破瓶頸制約。其中,作為骨科和心血管所需的介入器材、植入器材和人工器官等高附加值消耗醫療材料,將迎來快速增長機遇。
在我國是一個朝陽產業,企業如能從未來的醫學發展方向、國際市場環境、國內市場政策及自身發展戰略三者聯動過程中搶占先機,在系列政策加速落地以及市場需求不斷提升的推動下,我國高值耗材產業將迎來新一輪國產化浪潮。 作為多年市場調查的市場研究機構,長期涉足競爭對手市場信息的監測和調查研究,建立全方位的市場信息收集網絡,搭建國內最完善的數據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大數據和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化一站式服務。
更多競爭對手及市場調查的需求和行業分析、專項定制,請直接進入官網詳細了解。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