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16年全國公共從年初的不到5萬個增長到年底的15萬個,私人充電樁安裝比例超過80%。目前全國共有私人充電樁約8萬個,加上公共充電樁,總量已接近30萬座。
2016年,建設開始加速。公共樁的數量實現了突破,從年初的不到5萬個,增加到年底的15萬個;專用樁的安裝比例實現提升,根據汽車銷售廠商提供的數據來看,私人乘用車的充電樁安裝比例已經提高到80%以上;城際快充站在建設上實現了擴維,城際快充站已服務1.4萬公里高速公路,形成四橫四縱兩環格局,站間平均距離48.6公里,為車行天下打下了良好基礎。
盡管如此,受城市規劃、建設用地、建筑物及配電網的改造、居住地安裝條件、投資運營模式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充電設施行業發展依然面臨四大共性問題:
一是居民區的充電設施建設進展相對緩慢。受車位、物業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用戶居住地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困難比較大,20%的新能源車主因各種原因無法安裝充電樁。北京最新的新能源汽車搖號中超過20%的個人中簽者棄號,無法安裝私人充電樁是導致棄號的原因之一。
二是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有待提升。因為缺乏專項規劃指導,個別地方出現跑馬圈地和盲目鋪攤子的問題,現有充電設施仍然存在不兼容的現象,跨運營商之間的支付和信息共享也還存在著壁壘,互聯互通水平目前還比較低。
三是行業發展存在著安全隱患。行業管理規范和認證體系不健全,門檻相對較低,較多企業水平參差不齊,個別企業安全意識不足,缺乏專業能力,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四是行業處在培育期,商業模式有待創新。
2017年,我國將力爭新增充電樁80萬個,其中專用樁70萬個,公共樁10萬個。同時,將引導行業探索合理商業模式,嚴格執行優惠電價,補貼方向將從購車補貼向充電補貼傾斜。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