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面臨內外需失衡、投資消費失衡等長期結構問題,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孕育著無數的機遇和慘烈的淘汰,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宏觀背景進行投資面臨著較大的風險,特別是基礎行業這類與宏觀周期緊密聯系的行業。
楊偉認為化工行業未來有幾條確定性較大的投資思路:下游靠近消費的化工品需求穩定,消費升級和內需擴大是大勢所趨,主要看好有10倍成長空間的BOPA膜、應用領域有望大幅拓展的POF膜和受益嬰兒潮的ES短纖;天膠價格依然處于7年下行通道,汽車需求較好,橡膠制造業升級,看好橡膠制品特別是輪胎制造業;農村土地流轉和集中推動農藥制劑行業集中度提高,龍頭整合力度加強,同時向上游原藥并購轉型完善產業鏈,看好制劑龍頭;現代煤化工升級示范打開巨大空間,預計十二五投資額將是十一五的5倍,煤化工迎來黃金十年,全面看好煤化工工程承包;民爆行業從生產企業轉型生產服務一體化,看好爆破業務成長空間巨大的滯漲龍頭。
以下是訪談實錄:
Q:目前很多子行業都是產能嚴重過剩,請教,化工行業中哪些子行業您認為未來存在供不應求的投資機會嗎?
A:目前產能過剩嚴重的大多是三酸兩堿等傳統化工行業,13年開始投資增速明顯下降,偏端和消費端的子行業仍然有上佳的投資機會,比如現代煤化工、ES短纖等。
Q:如何看待瀝青行業的機會?
A:《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年-2030年)》披露至2030年高速公路網規模將達11.8萬公里,總投資2.5萬億,相比之前規劃目標大幅上調,改性瀝青市場將新增至少1100萬噸。寶利瀝青受益最大,公司13年1-5月新簽訂單額超50萬噸,同比增長40%,超過12年全年,新開拓的等市場目前訂單充足。瀝青期貨即將推出,可降低公司財務費用、穩定盈利水平,建議關注此類受益基建、市占率逐漸提高的龍頭企業。
Q:怎樣看待環境保護對化工業的沖擊?會不會令成本升高而無法面對進口貨的競爭?
A:應該不會,標準提高會倒逼公司技改或提高工藝水平,實際上近幾年國內化工行業的環保標準越來越嚴,同時國際競爭力是在逐漸增強的。
Q:在國內煤化工領域,國內技術目前能否突破污染和缺水的瓶頸?
A:現代煤化工項目不存在這些問題,現在審核的標準都是要污水近零排放通過結晶分離等工藝分出鹽和水,而且拿到路條或已經實質在建的項目都已經配置水資源了。
Q:說說民爆吧,對比下雅化集團和江南化工?
A:民爆行業產值和銷量12年開始明顯增速放緩,由快速增長期進入低速穩定期,龍頭主要成長路徑:兼并收購擴大經營規模,轉型爆破一體化確立新的利潤增長點。雅化通過收購兼并產能已比上市時增長了一倍,江南將由生產型轉型為爆破一體化企業,4月公布的股權激勵計劃行權條件為2013-2015年爆破工程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500萬、6000萬、10000萬,三年增長四倍,轉型引領成長,建議關注。
Q:碳稅對于煤化工的影響?
A:如果對煤化工全面征收碳稅,煤化工受到的影響極大,但我不認為會對現代煤化工項目征收碳稅,可能性較大的是劃定一個排放基準,在基準線之上的征收碳稅,這樣一來現代煤化工項目不受影響,因為單位產值的排放是較之前工藝下降的。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