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一詞近年來飛速發展,互聯網理財產品成為時下民眾流行的理財方式之一。兩會開幕以來,“互聯網金融”稱謂熱點詞之一,部分金融機構代表提議加強對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監管,認為須盡快給互聯網金融立規則,促其告別野蠻生長。
余額寶從誕生第一天就得到了監管部門的大力指導和有效監管,其中支付寶的主要監管部門是央行,天弘基金的主要監管部門是證監會。余額寶誕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計得到各種監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監管形式含文件備案匯報、現場調研、現場檢查等多種形式。
今年1月至今,央行、證監會、國家審計署等累計來監管了19次,其中央行實地檢查調研4次、證監會實地檢查調研6次,這充分說明余額寶一直處于政府相關部門積極有效的監管過程中。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明確表示近期匯率變化是正常波動,并表示對余額寶等金融產品肯定不會取締,過去沒有嚴密的監管政策,未來有些政策會更完善一些。
“不要將銀行和余額寶對立起來,要用發展眼光看新生事物,大家都應冷靜一下,”對于此前的“余額寶危害金融安全”的觀點,全國政協委員、銀監會原副主席蔡鄂生委員說:“至于說它轉移了多少存款……新設的銀行要在市場競爭,不要把兩個東西對立起來。”他認為,余額寶可以推進銀行的利率市朝的反應。至于銀行業界呼吁的要把余額寶、理財通等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的呼聲,如果簡單以銀行的辦法來管它,肯定有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央行副行長易綱認為余額寶等金融產品是一種創新行為,要支持和容忍,同時也將適當采取措施對可能產生的市場風險加以引導和防范。
針對目前市場對余額寶等金融產品可能帶來的風險有很多議論,主要針對相關產品可能帶來的流動性以及價格波動等風險。為此,央行會進一步關注市場變化。易綱提醒:“作為商業銀行和一般性儲戶,不論是對金融機構開發的投資產品,還是針對普通儲戶的投資產品,首先應該對其投資的實際產品性質有一個清晰的了解,然后再進行投資。”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振濂認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是市場手段對長期以來僵化的金融體系帶來的沖擊,如果不是被市場手段逼到墻角,一些銀行估計還在那里做“老大”。
“這不能看作僅僅是互聯網金融的事,這里面大家關心的是到底夠不夠公平,公開透明,同一件事,誰能做,誰不能做,是市場說了算,還是少數人說了算?”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說。
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徐曉蘭從公眾的角度分析道:公眾現在更關心各種“寶”向金融壟斷發起的挑戰最終會給中國帶來什么實質性的改變,更期待從中看到改革的決心和行動。
從當前中國企業融資發展角度出發,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說:“現在中國企業利息成本高,美國制造業回潮,中國中小企業可能會面臨巨大挑戰,這是最令人擔憂的事情。與此同時,中國經濟最樂觀的因素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帶來了中國經濟的總體提升。現在的余額寶,很多有意見,但不應該站在道德角度批評和封殺。”
而傳統銀行應該如何應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全國政協委員、原東方資產公司總裁梅保興認為銀行應該回歸社會平均利潤,主要是對照實體經濟,銀行業不能靠吃利率差享受過高的利潤。
關于互聯網金融未來,部分代表也表達了美好憧憬。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建議國家鼓勵互聯網金融發展,推動傳統金融業和互聯網行業的融合,搭建合作平臺,讓互聯網金融迸發出更多生機活力,提升全社會金融服務效率,讓社會受益、人民得利。
閆冰竹同時也提出一些加強互聯網金融規范管理建議。一是明確監管主體,完善監管體系,防范互聯網金融系統性風險;二是加快監管法規的制定和修改,打擊互聯網金融欺詐、亂集資、亂吸收存款;三是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四是保護互聯網金融消費者(投資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