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美國裁定對我輸美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進行“雙反”調查,4月30日美國商務部作出初裁,對中國輸美的硬木膠合板征收最高63.96%的反傾銷稅,一旦終裁確認,國內相關企業將面臨失去美國市場的風險。
靈核網(
011088.cn)統計,1季度我國出口膠合板210.9萬立方米,比去年同期(下同)增加8.5%;價值10.4億美元,增長10.5%;出口平均價格為每立方米495.2美元,上漲1.9%。
3月出口量明顯減少,出口價格上漲。我國膠合板出口量自去年6月份達到103.7萬立方米的高點,此后各月出口均維持在80~90萬立方米之間,今年3月當月出口64.4萬立方米,同比下降21.8%。與此同時,我國膠合板出口均價保持高位波動,3月當月出口均價為每立方米496.1美元,較去年同期上漲4.6%
一般貿易出口占絕對優勢,加工貿易出口下降 。1季度,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膠合板199.2萬立方米,增加9.3%,略高出同期我國膠合板出口總體增速水平0.8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膠合板出口總量的94.5%。同期,加工貿易出口膠合板9.3萬立方米,減少5.6%,占4.4%。
美國、歐盟、東盟和日本位居出口市場前4位 市場集中度較高。1季度,我國對美國出口膠合板32.6萬立方米,增加8.3%;出口歐盟29.9萬立方米,減少11.7%;出口東盟28.6萬立方米,增加10.2%;日本20萬立方米,增加10.2%。對上述4者合計占同期我國膠合板出口總量的52.7%
民營企業為出口最大主體 。1季度,民營企業出口膠合板155.3萬立方米,增加13%,高出同期我國膠合板出口總體增速水平4.5個百分點,占同期我國膠合板出口總量的73.7%。此外,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8.7萬立方米,減少1.4%;國有企業出口26.8萬立方米,減少3.2%。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膠合板生產國和出口國
膠合板作為家具常用的原材料之一,有效提高了木材利用率,是節約木材的一個主要途徑。相比實木,膠合板更能滿足環境、生態、能源和資源危機對低碳經濟的要求,是原木資源的重要替代品。過去我國膠合板生產主要滿足國內需求,近年來隨著膠合板產品質量大幅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也越來越強。目前我國不僅是世界第一大膠合板生產國,還是膠合板最大出口國。據GIA一份全球關于膠合板木材市場的報告中指出,2018年,膠合板消量在全球市場預計將超過8500萬立方米,需求大的新興市場包括亞洲、拉丁美洲[1],未來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膠合板行業頻遭貿易壁壘 出口標準更趨嚴格
我國商品出口頻頻遭遇貿易壁壘,膠合板行業也未能幸免。4月30日美國商務部宣布,擬對從中國進口的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征收反傾銷稅。除臨沂圣福源木業有限公司和江揚集團兩家企業免遭處罰外,101家中國企業將被征收22.14%的反傾銷稅,其余中國企業將被征收63.96%的反傾銷稅。為保護本國相關產業發展,各國都曾出臺反傾銷稅政策。2011年2月,歐盟對我國生產的奧古曼膠合板作出繼續征收反傾銷稅的終裁,平均稅率為66.7%[2];同年5月,摩洛哥發布公告對我國膠合板啟動反傾銷調查,7月起實施9個月的預申報措置[3];繼美國“雙反”調查后,去年11月9日,韓國對我輸韓合成板(膠合板)也進行了反傾銷立案調查[4]。種種反傾銷稅給我國木制品企業帶來較大成本壓力,貿易摩擦不斷困擾我國膠合板出口。
除此之外,綠色壁壘同樣值得關注。2011年1月,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分步實施,7月1日起再次大幅提高甲醛限量標準。新法案再次降低了在全美銷售和批發的木制品的甲醛釋放量,其中對木制品的原材料刨花板甲醛釋放量從0.3ppm降至0.09ppm,硬木膠合板的甲醛釋放量從0.2ppm降至0.05ppm[5]。美國實施的《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比原來的要求提高了三至四倍,是目前全球最苛刻的限量要求。
2013年,我國又將面臨歐盟的新木材法規限制。歐盟新《指令》要求今后出口歐盟的木材生產加工銷售鏈條上的所有廠商,都必須獲得FSC(森林認證)的“身份證”,即必須提交木材來源地、國家及森林、木材體積和重量、原木供應商的名稱地址等證明木材來源合法性的基本資料[6]。膠合板行業貿易摩擦有增無減,傳統外貿發展方式日益受阻。這一方面使企業面臨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也促進了行業規范運行,迫使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除積極應訴,爭取正當的貿易利益之外,企業將關注點放在化解市場過度集中所帶來的風險以及對產品結構的優化調整上將不失為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