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zhi)吃掉利(li)潤(run) 內企有單不想接(jie)
 |
|
113屆廣交會期間,出口企業抱怨人民幣加速升值影響到了接單。 |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人民幣兌美元近期不斷創新高,讓內地出口企業叫苦不迭。在此前剛結束的113屆廣交會上,有出口企業向記者表示,匯率連續的上漲令企業倍感壓力,甚至影響相關企業在廣交會上接訂單,面對被“割肉”,部分企業只下短單甚至放棄下單。
文匯報報道,蘇州恒豐進出口有限公司業務員李俊向記者表示,目前出口企業最大的擔憂除了訂單外,就是擔心人民幣升值了。他說,也想過用人民幣結算避匯兌損失,一些東南亞、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客商愿意接受人民幣報價,但公司的主要客戶為歐美客商,他們基本都以美元報價。“這種不確定的預期讓接單不接單都為難”。他舉例說,假設此前人民幣與美元匯價是6.22,升值到了6.17后,一美元就要少賺0.5元人民幣,現在企業利潤都很薄,相當于擠壓了企業利潤的10%。
出口商:鎖定匯率減風險
面對人民幣升值,部分出口企業采取“鎖定匯率”方式消化人民幣快速升值壓力。不過,用這樣的方法也會讓出口業承擔支付銀行傭金的成本。算細賬后,有企業認為這與持續且可能不斷加速的人民幣升值給企業帶來的利潤縮水損失相比,還算劃算。
除了用金融工具之外,一般企業采取的方式則是提價。通達電機有限公司業務負責人郭聰龍指,對今年人民幣升值已經有所預判,今年4月廣交會期間,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匯率是6.2左右,但公司報價時已經按照6.15的匯率計算價格,同時也會隨時關注匯率市場,及時調整報價。北京一家出口企業則向記者表示,過去產品報價一個季度一變,今年以來已將報價改為一個月一變,在此前結束的廣交會期間,人民幣連續升值,導致報價也是一天一變,連廣交會前剛印好的報價單都要改了。
縮短訂單周期或提價彌補
面對匯率的頻發變化,郭聰龍指公司將訂單周期縮短為一個月,此前該公司主要接三個月周期內的訂單。記者了解到,此前結束的113屆廣交會,長單占比依然偏低。成交訂單中,3個月以內的短單占48.6%,3—6個月的中單占35.1%,6個月以上的長單占16.3%。有專家表示,這反映出受金融危機影響,采購商下單依然謹慎,內企擔心原材料價格、匯率波動,不敢接長單。
由于近期(qi)人民幣的接(jie)連(lian)升值,為(wei)彌(mi)補損失部分出口(kou)企業不(bu)得(de)不(bu)提價(jia)(jia)。但大多采(cai)購商不(bu)愿為(wei)人民幣升值埋(mai)單。浙江永康市正法機(ji)械有限公司出口(kou)部經(jing)理黃靈均感(gan)嘆,提價(jia)(jia)后也盡量增(zeng)加(jia)其他服(fu)務(wu)爭取相(xiang)關(guan)老(lao)客戶訂(ding)(ding)單,如(ru)果客戶實在不(bu)接(jie)受,權衡后如(ru)沒利潤的話(hua)寧愿放(fang)棄訂(ding)(ding)單。
分享到:
0 時間:2013-05-28 來源:靈核網整理
靈核網所有報告統計版權為《北京靈動核心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獨家所有,靈核網產品是《北京靈動核心信息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對市場調研、研究與整合的成果,究報告產品擁有唯一著作權。靈核網研究報告沒有通過任何第三方進行代理銷售,購買請直接與我公司客服聯系。 靈核網核心產品為有償提...[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