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空調都是方方正正,有棱有角的。不過,近來這一理念已經被新潮的異形空調所顛覆。2013年,空調外觀的“變臉”已顯端倪,繼海爾行業首推圓形帝樽空調引發行業眾多品牌跟風模仿之后,其于近日又推出了“風洞”空調——天樽系列新品。“看不見出風口,而風卻是從空調上一個大大的圓形風洞吹出”,這一大膽的創意來自于海爾空調與超過67萬網友的創意碰撞。
專家表示,無論是圓柱形設計的柜式空調還是“風洞”空調,帶給消費者的不僅僅是外觀的變化和智能化的享受,更是全方位地詮釋著企業的創新和顛覆所在。
據海爾空調負責人介紹,如果說圓柱形設計是把空調加入了智能化元素,那“風洞”空調就是把智能化進行了升華。除了風洞式的外觀設計外,它在控制方式、溫度改善、環境改善、模式設置、節能效果方面的自主思考性,都存在這著前所未有的顛覆。比如在控制模式上,天樽空調實現了智能APP、微信和語音控制,即便是在外地,也可以方便的操控家中的空調以滿足用戶的需求。在環境改善方面,天樽空調對PM2.5有著極為敏感的“直覺”,一旦發現超標會自動可視化提醒并去除。在對中國人的睡眠曲線進行深入研究后,海爾天樽空調根據不同群體和性別的用戶提供不同的睡眠模式;在節能方面,該空調還根據每月耗電情況提供分析報告,給出使用習慣改善建議,實現最佳的節能效果。
業內人士指出,以天樽系列新品上市為標志,隱藏在海爾空調內部的智能生態鏈版圖也浮出水面。其中,對于空調產品的定義,由制冷制熱的工具成為智能空氣管家,讓空調有大腦、會記憶思考和處理信息,自動感知監測室內環境,有鼻子、眼睛和皮膚,有神經系統,可以傳遞指令和信息,有耳朵、嘴巴,有手和腳,可以調節溫度去除有害氣體。
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與普及,消費者對空調智能化的需求進一步提升。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智能空調的操控方式也更加多樣,海爾、海信等品牌開始和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合作,實現更多元化的操控方式;美的空調則在全國推出“手機遙控器”,只要消者用智能手機到指定網站免費下載美的指定的終端軟件,就可控制家里所有美的家用空調。
今年8月份,國務院下發的《“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多類型終端和數字家庭網關,突破智能終端處理器芯片、新一代Web、多模態人機交互等關鍵技術,也為家電智能化大規模普及鋪平道路。
家電觀察家張彥斌分析指出,“無論是舊時代,還是互聯網時代,對于市場和消費者來說,他們真正需要的還是產品以及產品配套的系統化服務。在互聯網經濟時代,沒有什么力量能夠比用戶自主創新的力量還大。因此,不管科學技術如何變化,用戶作為市場和產品的主導者地位不會改變,當前,海爾空調率先通過產品由內到外的系統性顛覆創新,真正將產業競爭回歸用戶需求本位,實現了借助互聯網手段加速與用戶交互,最終創造引領時代潮流的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