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轉折點,市場需求也將呈現井噴式發展,工業機器人的需求量將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長。目前,中國正在服役的機器人已占全球總量的8%左右,中國市場的機器人需求總量有望在未來幾年翻一倍。預計2015年工業機器人的產業規模有望超過萬億,智能制造及智能化設備的行業前景樂觀。
而中國機器人需求市場爆發,無疑受到兩點因素。一、勞動力人口減少;二是工業自動化轉型所需。
勞動力人口減少
社科院有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勞動人人口達到頂峰之后,將在14年逐步降低,這也意味著中國紅利消失步伐將進一步加快。對于人口紅利拐點的到來,在做好應對工作的同時,也不必過于緊張。人口數量和結構的變化,從來都是漸進的。相對于2012年末93727萬人勞動力總量而言,全年減少的345萬勞動力占比是很低的。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研究預測,中國未來十年每年勞動力資源都能穩定在9億人左右,這已經是相當龐大的勞動力資源寶庫了。
但同時,業界也需要對該現象保持足夠的警慎心,畢竟近幾年中國勞動力成本正在不斷上漲,直接帶動企業生產成本上漲,部分地區已連續多年出現“用工荒”現象,該現象正從沿海地區向內陸城市擴展。這時,開展機器人換人計劃,將是有力降低由于勞動力人口減少而帶來的不良影響。
工業自動化轉型拉升機器人需求
IFR數據,2005至2015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為9%,期間中國工業機器人年均銷售增長率達到25%。IFR預測,中國工業機器人的需求有望在2014年爆發,大規模實現機器替代人工,到2015年底中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二大機器人市場。
特別是早前發布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到2015年,傳感器、自動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伺服和執行部件為代表的智能裝置實現突破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大成套裝備及生產線系統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到2020年,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0000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發展方向的明確也使得各項補貼政策逐步落實。隨著更多的投資與補貼逐步落實,將會帶動工業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
基于以上兩點原因,工控中國認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在未來幾年實現爆發式增長,這種趨勢被稱為黃金發展時期也并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