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氣污染物來源的爭論一直存在,但一個毫無爭議結論是:機動車尾氣排放是大氣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在2013年年底的時候,全國的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2.5億輛。也就是說,如果一個機動車就是一個污染源的話,中國13億人口中,平均每5人就擁有1個污染源。
資本市場的充電樁概念股大漲,原因是北京終于打算在中心城區打造5公里服務半徑的充電圈,逐步建成公用領域充電設施網絡服務體系。
在上海,上海市經信委網站發布了《第五批上海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車型產品信息的通知》,比亞迪牌秦和北汽E150兩款車型入選。隨著大氣污染的日益嚴重,越來越多的機構開始將機動車污染問題納入解決日程表。
隨著北京、上海等地對于大氣污染的重視,也給予新能源汽車在上牌、補貼方面的極大優惠。但作為一個交通工具,雖有國家及地方最高達到11.4萬元的補貼,個人購車、用車的費用仍然極高。
但大部分消費者仍然是只看不買。據北京市交通委公布,前兩個月的示范應用新能源小客車搖號中,申請數僅有1428個,小于本期指標配額1666個。
還不僅僅是充電難、使用成本高的問題,電池安全問題也讓消費者疑慮難消。即便是外形拉風,性能優異的特斯拉Model S也被報道由于道路原因導致電池損壞,引發火災。
有環保人士建議,機動車尾氣的污染問題,也要從治理現有的汽車入手。
“新能源汽車不是沒有污染,而是說,在使用的環節中基本沒有污染,但它的動力來源最終還是煤炭等常規能源,終究還是有污染。”上海一家券商的汽車行業分析師評論道,“即便電動新能源汽車占到私家車數量的30%,才能在大氣污染方面,成效較為顯著,但這個數字是2000萬輛以上。“十二五”制定的目標是500萬輛,現在看來難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