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頻識別)指應用射頻識別信號對目標物進行識別。射頻識別技術是一種內建無線電芯片的技術,芯片中可儲存一系列信息。射頻識別產品的體積可做到極小,并可附著于需要辨別的實體上,以非接觸的方式快速讀取其儲存信息。射頻識別技術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走向成熟,近年來發展迅速。射頻識別技術的覆蓋范圍廣泛,許多正在應用中的自動識別技術都可以歸于RFID技術之內,但它們的工作原理、工作頻率、技術特點、適用領域以及遵循的標準卻是不同的。
通常,RFID系統由電子標簽、讀寫器和數據管理系統這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電子標簽由天線和RFID芯片組成,每個芯片都含有唯一的識別碼,用來表示電子標簽所附著的物體。讀寫器用來讀寫電子標簽中的信息,讀寫器通過網絡和其他計算機或系統通訊,完成對電子標簽的信息獲取、解釋以及數據管理。數據管理系統主要完成數據信息的存儲及管理,可以由簡單的小型數據庫擔當,也可以是集成了RFID管理模塊的大型ERP數據庫管理軟件。
在讀寫速度上,RFID技術具有速度快、非接觸、無方向性要求、多目標識別、運動識別等特征;在物理特性方面,RFID技術具有防水、防磁、耐高低溫、可彎折、無機械故障、壽命長、抗惡劣環境等優點;在數據存儲上,RFID技術信息存儲容量大、數據可隨時更新、可讀可寫;在數據安全上,RFID技術采用了專用芯片、唯一序列號、密鑰認證,具有極難復制的特點,可確保安全;RFID技術還具有多樣的封裝方式,外形易于小型化與多樣化,可方便嵌入或貼在商品上,具有使用方便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