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環保”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應用軟件開發、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等,分系統擴容及安全提升、應用提升、決策提升三步實施
● 用3到4年時間,完成環保數據中心、污染源管理系統、應急輔助決策系統、移動執法系統等建設,實現環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
近日,我區與中國人民大學合作,探索建立適合區情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從今年起,計劃3年投入千萬元的“智慧環保”平臺建設實質性啟動,標志著我區環境保護監管邁入“智慧”時代。
在企業排污口安裝“電子眼”,高空瞭望“巡查”區域環境,運用信息化的力量,我區環境污染防治已成功建立“在線監控、高空巡查、地面排查”的立體監管體系,有效遏制企業違規違法排污行為。
“煙囪冒出大量蒸汽的區域是鎮海發電廠。曲曲折折不同顏色標注的紅線,這是污水處理廠排污口水質主要污染物排放趨勢圖。”在區環境監控中心,記者看到“智慧環保”系統已初步成型。通過巨大的DLP屏,全區所有環境監測點的實時數據一目了然。
“環境監控系統是在線監測數據、視頻圖像、應急組織等聯接匯總終端,具備環境電子警察作用,為環境管理、環境執法、應急救援提供技術支撐。”區環境監控中心副主任貝曉萍說。
我區環境監控體系現已形成污染源自動監控、大氣特殊污染因子自動監控、重點區域高空瞭望、環境應急指揮熱線受理、有機污染物空氣質量評價管理、公眾環境知識教育六大功能系統。
位于蛟川工業園的鎮海創業電鍍有限公司,偌大的雨水收集池邊,安裝著排放口監控設施。據環保執法人員介紹,電鍍企業雨水排放口安裝有采樣設施,監測PH值等數據,防止廢酸液滲漏或偷排。從廢水排放監控到雨水排放監控,監控“觸角”的延伸彰顯環保監管日益細化。截至目前,全區在線聯網企業達到163家,設置視頻監控182點,實現國控、省控、市控企業全覆蓋。
我區自2004年引進我國大陸第一套大氣特殊污染因子在線自動監測系統,近十年來,先后建成11套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系統,其中,6套大氣特殊污染因子監測系統,主要對7大類42種有機污染物進行重點監測;5套常規因子監測系統,包含2套煤場粉塵監測。
此外,我區在招寶山街道、石化開發區(澥浦片)、金屬園區、后海塘煤場共建設了6套高空瞭望視頻監控系統,監控半徑達5公里。“從招寶山、蛟川片區,到石化開發區、慈溪龍山,大部分重點區域均實現全時段無縫監控覆蓋。”
通過先進的環境監測監控體系,配合環境信息化系統,根據需要對各類基礎數據進行有效處理和應用,構建“廣泛感知、海量聚集、智能處理、及時響應”的環境管理體系是我區“智慧環保”的建設目標。
區環保局負責人說,“智慧環保”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應用軟件開發、視頻監控系統、機房建設等,分系統擴容及安全提升、應用提升、決策提升三步實施。“力爭用3到4年的時間,完成環保數據中心、污染源管理系統、應急輔助決策系統、移動執法系統等建設,實現環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