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搜狐焦點調查發現,只有10.7%的購房者不考慮在二季度買房,39.4%的購房者考慮在二季度買房,49.9%不確定是否在二季度出手買房,要看市場上是否有適合自己的房源。
不過,自住型商品房對于不是優先家庭來說,中簽幾率小之又小,買不到怎么辦?等待的過程中,商品房房價“穩中有升”了怎么辦?剛需購房人,持幣觀望到何時才是個盡頭?
到底二季度適不適合、該不該買房?哪些又是能夠讓上述49.9%的購房人感覺適合自己的房源呢?搜狐焦點總結以下幾點,希望能夠為購房人撥云見日。
焦點觀察:
1.二季度北京供應量暴增 購房人選擇空間大
據搜狐焦點統計,今年二季度北京預計有87個項目開盤,相比去年第二季度50個開盤量增加了37個,其中純新盤31個,占比35.6%;主要集中在房山(19)、大興(17)和朝陽(14),占58.8%;46個項目已經定價,價格主要集中在29000元/㎡左右;戶型以80、90平方米兩居和90-110平方米三居為主。
此外,從土地供應結構來看,未來剛需住宅用地受到自住房和中高端產品用地的擠壓會日趨減少,因此未來剛需購房人的產品選擇余地可能將減少。
搜狐焦點北京房產總編王佳認為,目前隨著新建商品房供應量的增加,供需關系日漸逆轉,這無疑對買方來說是一個莫大的好時機,隨著選擇空間的加大,購房人能夠抓緊機遇挑選到稱心如意的房源。
2.北京樓市并無實質性降價 房價調低預期有利購房人
從預期的26000-27000元/㎡、到實際開盤時的21000元/㎡,原本計劃的精裝修也改為毛坯,萬科橙被打上了“降價”的標簽。無論是萬科橙的“被降價“還是東亞印象臺湖的平價入市,北京樓市“降價”之聲此起彼伏。
對此,王佳認為,作為首次開盤的萬科橙,并不能稱之為降價,而且當日推出333套房源依然吸引了1140組客戶參與搖號,以1:3的供需差開盤售罄,從側面印證了北京樓市剛需依然旺盛。
“北京樓市下跌可能性不大。”王佳認為,今年不會像往年出現過多的“日光盤”,但是現在開發商已經把房價調低預期入市,或者多數樓盤平價入市,這對要買房的老百姓來說是有利的。
此外,從目前市場形勢來看,房地產企業與購房人的關系已經不是過去的主動與被動的關系,雙方的博弈正逐步拉開,開發商“讓利走量”的對策,無疑是對購房者的福音。
“如果是買房為了自住,那么可以抓緊出手。如果是投資,那就再等等吧。”王佳說。
3.價格向自住房看齊 選房還需關注區域與交通
如果選不上自住房,那又有哪些性價比與自住房相似的樓盤可供選擇?搜狐焦點調查發現,從已經入市的自住型商品房地塊來看,單價最高地塊是28000元/平米來的廣營地塊,單價最低地塊為9500元/平米的采育地塊。而目前大興、房山區域內商品房項目以剛需盤為主,定價普遍在25000元/平米方左右,因此購房人不妨多關注這些區域的剛需樓盤。
“在價格越來越敏感的情況下,大家買房要從地段、價格和交通三方面統一衡量。”王佳介紹,買房,地段決定了價格,而房價則決定了購房戶型。在自身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在選定戶型后,再根據手頭資金去找合適的區域,另外交通便利的房子無論自住還是投資,優勢更大。
“買房就是買預期。” 王佳介紹,預期是指樓盤周邊的規劃,位于區域規劃完善的樓盤,等交房的時候配套和交通都會齊全,到時候再回頭看買入時價格就是非常劃算的。
綜上,搜狐焦點認為,在目前市場背景之下,購房者應著重關注是否有降價真實、讓利幅度大又符合自己購房需求的房源。如果沒有,那么則可以進一步擴大范圍,將自己心儀的但尚未降價的樓盤房源進行篩選和比較,并保持一定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