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合肥市排管辦獲悉,合肥市將上馬新的污泥處置項目,處理后的污泥不僅可以燃燒發電,經處理后產生的沼氣還可以為汽車加氣。目前該項目已經進入招投標程序,順利的話,2月份或可確立中標單位,然后步入實施階段。
部分污泥可以用來發電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合肥市每天產生的污泥大約有550噸,這些污泥又是怎樣處置的呢?合肥市排管辦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目前污泥的處置方式主要有3種,第一種是進行簡單的晾曬,然后進行綠化園林用土或棄土處理,這部分大約占污泥量的45%左右;第二種是進入熱電廠進行焚燒,這部分大約占污泥量的30%左右,合肥已有的天源熱電以及即將投入試運行的東方熱電污泥焚燒項目,能將脫水污泥進行燃燒,燒盡污泥中的有機物,而且焚燒產生的煙氣經過凈化后,污染物指標符合國家有關要求,從而實現多數污泥減量化和無害化處理;第三種則是采取直接填埋。
產生的沼氣還可喂汽車
在這三種處理方式中,最環保的應該是第二種方式,不過這種處理仍然沒有將污泥的有機質充分利用,“只是轉化為熱能,實際污泥中還有相當的有機質可以實現更多的資源化利用”,目前正在招標的新項目則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合肥市排管辦項目前期科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項目主要接受和處理來自合肥市小倉房、王小郢、望塘、十五里河、經開區等合肥市中心城區污水處理廠的脫水污泥,預計日處理污泥能力將達到200噸。計劃采用的工藝是用厭氧發酵的方式,達到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污泥處理后,一方面可以作為廠內循環熱源來使用;另一方面,產生的沼氣如果量大的話,進一步進行去雜質和提純處理,可用作車載天然氣來使用,“當然是否付諸實施主要得看市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