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數據顯示,2014年10月,中國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米10629元,環比上月下跌0.4%,與去年同月相比下跌0.52%。
中指院常務副院長黃瑜告訴記者,隨著各項政策的落地實施,各類需求釋放或將促進市場回暖,但在高庫存以及全年銷售業績壓力等因素影響下,四季度房企仍將會以去庫存為主,價格降幅或將逐步收窄。
“現在主要是房地產本身的調整。我們的判斷非常明顯,這就是一個歷史性的拐點。”國研中心副主任劉世錦說,中國構成房地產70%的住宅投資,歷史需求峰值大概是1200萬到1300萬套住房,這個峰值期經過測算,在今年實際上就已經達到。
多方數據均表明,很多城市房價已經跌回一年前,這至少意味著一年前投資這些城市地產者將面臨零回報的尷尬境地,而多地庫存普遍偏高是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同策機構從當前市場庫存壓力監測得出的結論是,截至今年10月,一線城市存銷比雖略有降低,但仍面臨去庫存壓力;限購松綁或取消后,二線城市存銷比繼續分化,監測城市中僅合肥等少數城市處于合理區間或有房價上漲壓力,其他二線城市庫存仍然偏大。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壓力較大,房價面臨下跌可能。
黃瑜說,展望未來,資金支持仍將是影響四季度房地產市場走勢的關鍵要素。房地產政策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央行限貸政策調整或將進一步改變市場預期;但最終各商業銀行執行最新住房金融政策情況將是影響市場量價的關鍵。
鏈家分析師張旭說,“930”新政的出臺雖撬動一批改善性需求客戶入市,但長期來看,仍無法保證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發展,預計未來調控的方向還將集中在金融信貸和稅務財政等方面,一線城市松動限購的概率依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