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年底,樓市交易量盡管有所回升,出現翹尾行情,但是,中小房企仍然面臨怎么樣“活下去”。原因在于銀行“惜貸”的基本面并沒有本質改變,相對大型品牌房企,中小房企在市場低迷期的銷售策略并不占優勢,銷售狀況也沒有出現明顯好轉,甚至還維持繼續下滑的局面。
從今年銀行信貸大背景來看,繼年初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停貸事件之后,銀行信貸轉向緊縮,銀行等金融機構不會無限制再給房企更多的“救命錢”,甚至當前金融機構為了控制投資風險已經開始對于中小企業“停貸”,這些因素成為浙江興潤置業等中小房企倒閉破產、“跑路”或面臨資金面斷鏈的導火索。
即使當前央行降息,開發貸成本降低、購房者購房成本降低,但是,由于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沒有降低,存款成本在上升,樓市仍然有去庫存的壓力,銀行等金融機構還會繼續強化對于樓市的“風險控制”。因此,即使到2015年,由于上述因素的存在,銀行“惜貸”還會常態化進行,并不會因為降息而改變。
而從房企的資金使用的成本來看,對于中小房企來講,很難直接獲得較低成本的融資,即使從銀行獲得貸款,平均融資成本也會在10%左右;從信托渠道來看,房企的普遍融資成本也在15%左右,部分房企有可能會在18-20%,甚至更高;海外的融資成本雖然在5-6%左右,成本較低,但是不是所有房企都能夠獲得的。
而至今為止,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即使降息銀行“惜貸”的基本面并沒有改變。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預計2015年銀行“惜貸”還會常態化進行,中小房企仍然難以獲得貸款保障,仍然會面臨債務違約的市場風險。從這個角度來看,也不利于中小房企的生存和發展。
此外,在“惜貸”的市場背景下,中小房企的銷售節奏也是遇阻的,這也不利于中小房企通過銷售回款來補充現金流。
從銷售的角度來說,今年上半年市場普遍銷售遇阻是共識。下半年以來,各地限購松動取消、限貸政策也定向寬松、其他“救市”政策也相繼出臺,這對于長期面臨去庫存壓力的城市來講,確實起到刺激一部分需求入市作用,甚至在年底階段還出現成交量回升的“翹尾行情”。
但是,這其中品牌房企對于市場交易量的貢獻度要大于這些中小房企。對于品牌房企來講,由于年度銷售業績指標、財務報表等因素,在年底政策利好的“窗口期”積極調整推盤策略,沖刺銷售業績,搶占市場份額,實現相對較好的銷售業績,目標銷售達成率也相對較高,繼續延續“大者恒大”的市場局面。那么,對于中小房企來講,在這個階段無法與品牌房企進行市場對抗,其銷售業績勢必會受到品牌房企積極跑量的影響。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年底成交量翹尾行情出現之時,中小房企并不會占多大優勢,因此,中小房企仍然無法通過銷售回款來補充自己的現金流,當前仍然面臨資金面相對緊張的局面。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2014年中小房企普遍面臨資金面緊缺的問題,即使年底出現翹尾行情,中小房企也難以扭轉資金緊張的大局面。預計2015年中小房企資金面仍然較為緊張,短期內也不會因為當前降息、政策面“救市”而改變。對于2015年的中小房企來講,仍然面臨如何“活下去”的問題,極有可能還會面臨破產或被收購的市場風險。
在銀行“惜貸”常態化的市場背景下,對于資金面確實較為緊張的中小房企來講,無論通過什么樣的市場手段,賣項目也好,賣股權也好,降價銷售也好,只要市場艱難的時期可以“活下去”,那么,這就是起碼的成功。在未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度過當前的企業資金面的危機,未來有可能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