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31日,佳兆業集團全資子公司上海新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曾與上海萬科簽訂協議,希望以12億元向后者出售100%股權及股東貸款,這一交易若達成可稍解佳兆業集團債務的燃眉之急。
然而,短短12天后,這項交易被宣布終止。對于這項交易終止的原因,佳兆業未有解釋。對于公司面臨的糟糕境況,這家公司的對外負責人以不變的官方口吻告訴騰訊財經:“我們會以公告披露,請關注公告內容”。
佳兆業收到的壞消息不僅于此。1月13日深夜,該公司發布公告公布其一系列財務狀況。公告稱,截止1月9日,公司數個銀行賬戶被數間銀行凍結和扣劃,涉及銀行結余合共約4.47億元和2.26億元。
此外,截至1月9日,公司還收到多項債務人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的申請,并且有一項總額6.5115億元的資產保全裁定已被法院裁定。
更糟糕的是,佳兆業披露,該公司本應于1月8日償還的一筆2500萬美元的利息未能償還。這筆債務由佳兆業在2013年1月發行的一筆7年期、票面利率10.25%的5億美元(約合31.05億元人民幣)票據所產生。
此次利息沒有清償,也使得佳兆業成為首家美元債違約的中國房地產企業。
這一債務能否成功付息勢必對佳兆業債務危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若公司能順利付息,或可緩解市場擔憂情緒,為公司渡過危機爭取更多時間;而若利息違約,就有可能觸發違約條款,促使債券提前清償,更可能引起債券交叉違約加速進行。
從目前看來,事情似乎正在往更壞的方向發展,而佳兆業官方依然保持了“冷面”態度,對于外界的多種猜測甚至各類傳言堅持不予理睬。
比如說,近期新聞報道,公司主要股東生命人壽已要求佳兆業退回12億元費用。“董事會謹此澄清,生命人壽并非該等項目伙伴之一,于公告日期,公司尚未接獲生命人壽有關償還任何款項的任何要求。”佳兆業在公告中解釋道。
讓佳兆業稍緩口氣的是匯豐銀行豁免了因協議違約而促發的提前還款計劃。2015年1月1日夜間,佳兆業稱原董事會主席郭英成辭職事項觸發一項融資協議包含的強制性提前還款條文,共涉及貸款本金4億港元及應計利息,但佳兆業未能如約償還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