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東以外地區的石油供應不斷涌入全球能源市場,而需求端卻表現乏力。盡管油價不斷下滑,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卻堅持不減產,坐觀熊市。
這就是2015年的全球石油市場,油價暴跌的狀況與30年前的危機驚人相似。1985年11月至1986年3月,國際石油價格大跌67%,美國石油產業基本關停。1985年末,美國共有近2300口鉆井,一年后僅剩不到1000口。直至2000年,全球經濟增長才拉動原油需求上升,幫助油價回暖。
2014年6月至今,原油價格已下滑57%,很可能將繼續走低。對于石油產業來說,一年熊市足以抵消十年牛市的成績。一如以往,沙特繼續堅持不減產政策,迫使其他產油國削減產量,相信價格下跌將挫傷美國的頁巖油產業。但歐佩克的如意算盤能否奏效尚待觀望,畢竟頁巖油的開發成本已經大大降低。
80年代中期危機終結后,石油市場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才令油價反彈至危機前的水平。那么,如今這一輪熊市結束后,何時會迎來油價的回暖?
相比30年前的危機,如今求解答案的過程離不開一大關鍵因素——頁巖油的發展速度。
在美國能源公司開啟頁巖革命之前,開發石油項目往往耗時數年時間,尤卡坦半島Cantarell油田項目的建設周期便長達二十年。頁巖革命之后,開發石油的步伐大大加速,鉆井和水力壓裂技術令項目周期縮短至數周,而非之前的幾年時間。以往,建設海上油井和相關基礎設施需要數十億美元,如今一口鉆井的成本僅為1000萬美元,頁巖熱潮令開發原油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雙雙減少。
2008年,得克薩斯州的石油投資者發現了鷹福特頁巖區,五年之后該油田每天的產量已經高達100萬桶。但每口頁巖井的生命周期并不長,開發商必須不斷鉆探新井,避免油田衰敗。
石油開發周期加速意味著市場更加靈活,可以迅速調低產量,恢復供求平衡狀態。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油價將很快反彈至數月前的水平,美國石油產業在減產前還能夠承受數月的低價壓力。
高盛集團于本周一表示,油價將出現“U形”復蘇進程,2016年全球市場會重新平衡,價格回暖。高盛預計,今年美國油價將維持在每桶47.15美元的低位,遠低于此前73.75美元的預測值。
各界如今都在觀望美國究竟會在何時因為低油價而削減產量。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學者、前意大利石油巨頭埃尼公司高管Leonardo Maugeri表示,美國石油產業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難以預測結果將究竟如何。即使經驗豐富的石油交易商也無法確定低油價將如何影響頁巖革命。對沖基金Astenbeck資本管理公司高管Andrew Hall認為,油價持續熊市最終會令市場趨于平衡,但目前無法預測還需要多長時間。
許多經濟學家和能源分析家認為,價格會在今年年底出現反彈。拉斯維加斯大學能源經濟學家Stephen PA Brown認為,油價將回歸到70美元的檔次,并且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康菲石油公司表態稱,只要油價不跌破每桶40美元,該公司在美國的頁巖井仍然有利可圖。康菲公司發言人表示,借助提升效率和技術水平,該公司可以降低開發成本。EOG資源公司表示,在鷹福特頁巖區鉆探一口油井的時間僅為4.3天,低于2012年14.2天的水平,即便每桶石油價格僅為40美元,該公司仍然可以賺取10%的利潤。
隨著油價下滑,許多公司都削減了2015年資本支出計劃以及在美國的鉆井規模,但產量仍繼續增加。Cornerstone Analytic公司總裁Mike Rothman指出,鑒于鉆井成本降低,現在還無法確定美國頁巖油產量會在何時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