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首個單價十萬元以上豪宅亮相引發關注 全年超20個十萬元盤、70個五萬元盤入市加入“豪門盛宴” 經濟下行、買家觀望 眾多地產操盤手悲觀看后市
去年12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放行全國單價地王融創農展館項目預售許可證,40套住宅,均價16.5萬元/平方米,預售單價最高達19萬元/平方米。如此一來,原本預計在2014年入市卻因“限高令”無法兌現的豪宅項目,大多都將在2015年粉墨登場。而新年伊始,蟄伏兩年的豪宅萬柳書院以14.5萬元/平方米亮相,加上正在排隊驗資的龍湖西局(西宸原著)等豪宅項目的陸續入市,2015年頂級豪宅市場將形成戰國時代。最為關鍵的是,2014年北京5萬元/平方米樓盤一共才賣了2000套出頭,而2015年,僅10萬元/平方米以上樓盤就將近二十個!無疑,擺在市場面前的一道難題就是——這么多豪宅,賣給誰?
探盤2015豪宅“領頭羊”
1月5日至北青報記者截稿前為止,微信朋友圈以及各大地產媒體,都在“狂刷”中赫萬柳書院的開盤亮相。據了解,萬柳書院全盤估計貨值130億元。此次共推出132套,首期目標二十億,205平方米至558平方米,主力戶型240平方米至270平方米。據該項目品牌總監朱敏介紹,消息剛一發出,認購已經達到十幾套。
不過據知情人透露,自2012年7月拿地至2015年1月銷售,萬柳書院歷時29個月最終成為打響頭炮者或成為頭羊,與其這兩年的蓄客不無關系。“很多戶型都是老客戶定制或者提前已經預訂的,因為萬柳書院開發商之前開發的項目釣魚臺7號院已經積累了很好的客戶資源,為書院的銷售貢獻不小”。
朱敏告訴記者:“14.5萬元/平方米是均價,最稀缺的房源可能要更高。至于14.5萬元單價是怎么制定出來的,我們是綜合了多方因素。從產品自身來看,萬柳書院是中赫置地的全新代表作,其產品力相較釣魚臺七號院(樓盤資料)有著全面的提升,價格因此略有提升;從區域來看,萬柳書院一墻之隔的萬城華府,二手房價格已經達到11萬-13萬元/平方米,作為全新的高品質產品,比八年前的產品高出約15%——30%,合乎市場規律;從市場來看,我們是海淀區核心區域的頂級住宅產品,不輸給任何一個熱點區域的豪宅”。
融創農展館項目單價16.5萬元,萬柳書院14.5萬元,基本已經為2015年的頂級豪宅定了調。“尚在去年年底,很多業內人士都預測鑒于2015年豪宅競爭激烈,涉及其中的開發商大多會采取低開高走的策略,先期先犧牲一部分利潤吸引買家的注意力,但現在看來,融創和中赫兩大豪宅價格已經為后來者樹立了標桿,直接高開已經不可扭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2014年滯銷豪宅仍在
2015新盤怎么賣?
2014年,單價在5萬元左右的樓盤被定義為“改善型樓盤”,而頂級豪宅價格標準也因保利海德公園(樓盤資料)的8.5萬元價格入市被定位。新年伊始,新豪宅的定價無疑為這些老豪宅做了背書。東四環某十年前在售豪宅的“珍藏絕版”——將近10萬平方米的公寓,本來預計售價8.5萬元左右,但在農展館地王的蝴蝶效應之下,將售價調高至10萬元左右。“項目擱了十年,而且守著朝陽公園,內部也有大湖景觀,不到十萬元似乎說不過去,我估計朝陽公園板塊綜合實力最一般的泛海國際(樓盤資料) 也得破十萬”。該項目營銷負責人告訴記者。
漲價是必然的。但賣得動嗎?
據北京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介紹,2014年,北京單價5萬元以上的住宅一共才賣了2000套左右。而2015年,70多個定價5萬以上的項目蠢蠢欲動,其中超過10萬元以上的項目就20個左右,融創農展館、保利海德公園、香河園三號、懋源夏家胡同、北河沿七十七號、龍湖西局、泰禾西局核心區豪宅加上遠洋劉娘府地塊、東壩保利、恒大地塊以及華潤、招商的豐臺地塊……20多個頂級豪宅同場競技。按照一個樓盤200套保守計算,光這批頂級豪宅就有4000套以上的貨值,再加上今年有70個以上新盤單價會在5萬元以上,這么統計下來,北京將有幾萬套豪宅或接近豪宅的改善型樓盤房源,銷售壓力可想而知。
新豪宅面對的競爭還有二手豪宅,太陽公元、萬柳萬城華府、冠城園等等,他們不僅成為了新豪宅參考的對象,而且也成了新豪宅直接的競爭者。
根據麗茲行研究院數據顯示,2014年全年高端二手住宅成交2005套,相比2013年下降36.4%,相比2012年下降15.89%。下半年在利好政策刺激下,成交量開始回暖,整個下半年共成交1112套,12月份達到242套。
豪宅買家都去哪兒了……
當問到萬柳書院意向客戶構成時,中赫萬柳書院品牌總監朱敏表示尚未全面統計,但基本上確定由釣魚臺7號的老客戶以及新貴組成。
而另一豪宅融創農展館項目操盤手樓艷青則表示,該項目將面對全球發售,“光靠本土的財富人群是很難消化北京這么多豪宅的,必須面向世界范圍,在中國的首都置業將是灌輸給全球財富人群的一種觀念”。
中原地產統計數據顯示,北京樓市歷史上,成交10萬以上房源最多的項目只有6個,其中超過10套的項目只有4個。這6個項目成交達到了82套,占據了北京歷史10萬以上豪宅117套的70%。其中成交最多的釣魚臺七號院23套,也是北京歷史上成交最多套數最多的頂級豪宅項目。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大量頂級豪宅面對著的客源是相當稀少的,而所謂的認購、草簽協議都不作數,只有真正的簽約、成交才能算作賣出去,銷售款落袋為安。那么,現在誰還在購買豪宅呢?
從前年開始,傳統的豪宅買家均受到沉重打擊,這也就是2014年豪宅賣不動的直接原因。
首先,一向是主力客群的政商群體徹底消失。國家反腐力度日益加大,加之官員財產登記預期加劇,傳統的政商,這個隱晦的群體手中的房產已是燙手的山芋,更別說購買新的物業了,基本上房叔、房姐將逐漸絕跡。
其次,山西、陜西、內蒙古能源領域客戶朝不保夕,已經淡出樓市。山西炒房團、內蒙古炒房團、溫州炒房團都已經成為過去。尤其以樓市土豪著稱的山西煤老板更是受到產業下行的打擊。一位山西太原煤老板告訴記者:“前幾年,每噸好一些的煤賣450元/噸,可以說是暴利,而如今每噸煤的利潤只有3元錢,但照樣得賣,否則煤放著就是賠本,去年我總共賣煤賺了4萬元錢,現在別說買房,能把企業做下去就不錯了”……
第三,以前也曾經是樓市不可或缺之力量的江浙財富人群,也因為制造業、進出口、期貨行業不景氣的原因,失去了以往買房的動力。
此外,霧霾影響、限購影響甚至股票市場的爆發也客觀地影響著目前豪宅的銷售。
據了解,目前一些新型行業的人士成為豪宅的新買家。比如互聯網領域的“馬云們”以及一些創業成功的企業家。但這部分買家明顯不夠豪宅們“瓜分”的。“阿里巴巴一共才創造了幾十個億萬富翁,幾百個千萬富翁,而千萬富翁是買不起今天的豪宅的,我們還將直面僧多粥少的局面。”一位豪宅開發商笑稱。
根據麗茲行豪宅研究院獨家統計數據,2014年高端二手住宅需求年齡以30-40歲高端人士為主,占比達到35%;30歲及以下需求占比為27%,與去年相比30-40歲人群占比略有下降,40-50歲占比提升6個百分點,30歲以下及50歲以上人群占比持平。高端人士購房需求多為多次置業,30-50歲之間各年齡段趨于平衡化。
“六萬元時代” 真的到了嗎?
“大量千萬富翁將在地鐵穿行……”這是新年幾宗新土地入市之后,網絡上流傳的口號。人們的住房“被豪宅”化的原因,源于地產人士口中“北京地產六萬元時代”的開始。
1月5日,豐臺亞林西兩宗地塊總成交價86.9億元,溢價率均近50%。據測算,兩宗地的樓面價分別為每平米3.73萬元和4.97萬元。未來商品房每平米售價在7萬元以上。1月7日,北京再拍出三塊地,總成交金額達92.41億元。其中,豐臺白盆窯地塊以86.25億元價格刷新了北京總價地王的新紀錄,未來商品房售價也會達到7萬左右。
對此,萬科北京區域首席執行官兼北京公司董事長毛大慶表示,2015年開始,北京樓市的普通商品房房價將進入6萬元時代。小區房價可能會上漲10%到15%這樣一個幅度。
雖然無論是開發商還是研究人士,都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地產走勢表現出樂觀的態度。但在私下里,職業操盤手們卻不這么看。
幾天前,記者在地產營銷人士中間做了一次小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操盤手不看好2015年的市場走勢,而樓盤的議價空間也朝著有利于買房人一邊傾斜。“現在北四環內的某知名樓盤,對外報價8萬多元,其實不到6萬元就能買到;而望京的幾個項目也一樣對外都7萬以上,其實真正成交都在5萬左右。”一位操盤手向記者透露。
目前,亦莊、望京、東壩、孫河、門頭溝、豐臺等諸多熱點區域,5萬元以上的樓盤扎堆,2014年房企普遍沒有完成指標,大量貨值積壓,舊的沒去,又添新品,操盤手們年關難過。“眼下,已經有不少項目的操盤手都已經選擇離職,一部分是2014年銷售不利的替罪羊,而另一部分則是對明年的市場太過悲觀所致。所以,所謂的六萬元時代僅僅是開發商美麗的愿景,我寧愿相信,2015年是樓盤銷售快跑、保命的時代。”該操盤手說。
據了解,目前,找客戶是豪宅以及改善樓盤的第一要務,很多樓盤除了本身的銷售員外,紛紛尋找拓展客戶資源,對于能介紹買房的人,開發商往往能愿意放出2%甚至3%的傭金、提成,也就是說一套3000萬的豪宅,介紹買房成功即可獲得60萬至90萬之間的介紹費。“這種情形,只有在市場的冰峰期才會出現,2015年羊年,高端房市場絕不會是‘喜羊羊’。”一位業內人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