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業內人士此前預期,蔬菜價格繼續在當月物價中“唱主角”。5月份蔬菜價格的“強勢回落”奠定了當月CPI同比漲幅縮小、環比下降0.6%的基礎。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分析稱,進入5月份,隨著氣溫的進一步回升,鮮菜大量上市,價格下降較多。其中,華北、東北地區鮮菜價格降幅在20%左右。
盡管從同比看,鮮菜價格下降1.9%,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06個百分點并不“震撼”;但環比方面,鮮菜價格下降13.8%,影響CPI環比下降近0.5個百分點,占CPI環比總降幅的八成多,是新漲價因素減少的主要原因,也拉低了CPI漲幅。
構成食品價格的另一大板塊豬肉價格,也在調控中逐步企穩。根據發展改革委日前公告,生豬價格快速下跌的趨勢得到初步遏制。截至5月15日,全國平均生豬出場價格為每公斤12.79元,連續3周出現小幅上漲,每公斤較前期低點回升0.18元;豬糧比價也逐漸回升到5.33∶1。反映在物價水平上,5月份豬肉價格同比下降4.9%,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15個百分點。這相對4月份豬肉價格同比降幅已有縮小。
根據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預測,豬周期可能延后至下半年等因素,使得上半年國內物價不會明顯上漲,通脹壓力并不明顯,預計二季度CPI同比在2.5%左右。
復旦大學經濟學教授殷醒民介紹稱,5月份CPI的出爐,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近期物價不會明顯上漲、全年物價穩定的預期。
事實上,近幾個月物價數據已讓不少市場機構調低了全年CPI同比漲幅的預期。包括交通銀行、上海證券、銀河證券、海通證券等機構均預期今年CPI同比漲幅或不會超過3%。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二期項目取
國家電投集團印發水、火、風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