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從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指數的各項分類指數來看,12個分類指數均出現了上升。尤其,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較前一月出現了明顯回升,回升幅度均超過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0%,連續第11個月處于擴張狀態,而且創16個月以來最高水平。
“除了官方制造業PMI指數持續上升,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直與官方數據背道而馳的匯豐中國制造業PMI指數也在8月份與官方數據出現了趨同現象。這很好地佐證了中國經濟已經觸底企穩。”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需求回暖刺激PMI
從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指數的各項分類指數來看,12個分類指數均出現了上升。尤其,新訂單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較前一月出現了明顯回升,回升幅度均超過1個百分點。
“從一周前匯豐公布的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初值來看,雖然新訂單指數重返擴張區間,但是新出口訂單指數則依舊處于加速萎縮狀態,這令市場擔憂國內需求能否支持制造業反彈。”不過,一位證券公司分析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從官方公布的數據來看,不僅國內需求仍在不斷上升,外部需求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至少反映出大中型企業的狀況是如此。”
“從各項分類指數來看,市場需求的改善是刺激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指數繼續上升的最主要因素。不過,外部需求的前景仍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雖然,歐美經濟尤其是歐元區經濟開始出現復蘇,利好中國的制造出口企業。但是新興經濟體的經濟開始遭遇困境,未來來自新興市場的訂單有可能會減少。”上述分析師表示。
制造業前景看好
“更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新訂單指數和生產指數的持續上升,企業去庫存的過程將逐步結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企業對未來市場前景信心有所增強。”上述分析師指出。數據顯示,8月份制造業原材料庫存指數為48.0%、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7.6%,盡管這兩項分類指數均位于50%的榮枯分水嶺之下,但是較上個月分別上升了0.4和0.3個百分點,至少表明企業的去庫存節奏放緩了。而且,8月份制造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9.3%,較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這也表明企業的用工意愿有所改善。
數據顯示,8月份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的回升幅度達到了3個百分點,為59.4%,該分類指數已連續兩個月回升,為5個月以來的新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分析,PMI中的訂單、生產、購進價格、采購量、庫存、就業等指標均有不同程度回升,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表明市場預期好轉,企業對發展環境變化的適應性增強。
不過,相較于大中型企業而言,小企業的經營狀況依舊較為艱難。根據官方數據顯示,8月份大型企業PMI為51.8%,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大型企業穩定經濟的作用更為突出。小型企業PMI為49.2%,連續17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下,意味著小微企業經營仍然較為困難,中央扶持小微企業的政策要狠抓落實。
不過,以中小企業為主要調查對象的匯豐8月份中國制造業PMI指數初值回升至50.0%的榮枯分水嶺之上,這表明雖然不如大型企業,但是小企業的經濟狀況也在改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