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去年高基數影響,周六中國海關總署最新公布的9月出口數據意外出現負增長,明顯低于市場預期;分析人士預計,由于去年四季度出口增速明顯,加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幅較大,今年要完成進出口目標,有些緊張。
中國海關周六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60.8億美元,同比增長3.3%。其中出口1856.4億美元,下降0.3%;進口1704.4億美元,增長7.4%;貿易順差152億美元。
“9月份出口數據出現回落是符合預期,但是出現負增長還是有些超出預期,”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大智慧通訊社表示,“9月份數據都會出現較7-8月份回落的狀況,主要是基數因素導致的。”
去年5月份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而見效是從去年9月份開始,也就是說9月份的各項指標都比較高。去年9月份出口同比增長9.9%,接近2位數增長,全年累計不過7.9%。
另外,這還反映了另一些的非技術因素,“我們的貿易伙伴或者說世界經濟的增長比預期的差。因此,外部需求比預期的差”,他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分別為2.9%和3.6%,較今年7月份的預測值分別下調0.3和0.2個百分點。報告指出,全球經濟正在持續復蘇,但增長已進入“低速擋位”且存在下行風險。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亦指出,之前我國公布的外貿“國六條”更多的是提高了交易效率,沒有解決出口企業盈利的問題。
月初公布的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官方制造業PMI數據顯示,9月PMI指數51.1,連續第4個月回暖,但是分項數據中,中型企業較上月略有提升0.1個百分點為49.7,連續4月基本持平;小型企業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至48.8,近兩月來連續小幅回落。
澳新銀行最新報告則認為,9月的低迷表現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節日因素的影響,與去年相比,今年的中秋節落在9月中,而去年則在9月的最后一天,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正常的工期,并影響了貿易的表現。
**實際有效匯率累積效應限制我國出口增長**
此外,受訪的分析人士都提到了一點,今年以來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升幅巨大,給我國出口增長帶來明顯的壓力。
商務部專家白明指出,“人民幣升值也給企業造成壓力很大,實際有效匯率大幅升值,同時作為我國出口的增長動力的新興市場國家貨幣,9月出現大幅貶值,這對我國的實際匯率形成疊加效應,加劇了出口的難度。”
同時,人民幣維持堅挺,相比新興市場國家貨幣遭遇大幅貶值,后者出口優勢進一步得到強化,和我國的部分出口產品形成替代,也會影響我國的實際出口。
國信中心專家牛犁亦稱,實際有效匯率的大幅升值將明顯削弱我國出口產品的競爭力,今年前8個月我國實際有效匯率升值超過6%,這對我國的出口影響非常明顯。而匯率的累積效應會繼續體現在未來的進出口貿易中。
根據海關公布的數據,我國9月對印度、巴西和南非等金磚國家的出口幾乎都出現了環比下滑,其中對印度的出口環比下滑超過13%,對巴西的出口環比下降逼近12%。
根據大智慧金融終端數據統計,我國1-8月人民幣名義有效匯率升值6.5%,實際有效匯率累計升幅6.29%,屬于發展中國家升值的最為明顯的貨幣。
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名義和實際有效匯率累計分別升值28.9%和37.7%,在國際清算銀行(BIS)監測的61個經濟體貨幣中升值幅度分別居第1位和第2位。
**完成全年目標需要“加把勁”**
由于最新公布的9月數據大幅低于市場預期,而且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速不過8%,剛剛好達到政府提出的全年目標要求,而四季度由于基數依然較高,因此專家認為,要實現全年目標,有點緊張,但是還是有希望。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今日上午表示,根據9月底對近2000家企業網絡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7.8,較8月份回升1.7,這是連續第二個月環比回升。其中新增訂單、企業的信息、企業經營成本等指數的回升,預示著我國出口將有所企穩。
此前,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形勢課題組報告也預計,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將穩中趨緩,四季度和全年GDP均將增長7.6%左右;預計四季度和全年外貿出口將分別增長7.5%和8.5%左右;全年外貿順差2,600多億美元,同比增加16%左右。
但是海關數據還顯示,我國去年10-12月出口增速分別為11.6%,2.9%,14.1%,整個四季度平均下來也有超過9%的增速,因此國信中心專家牛犁稱,“去年四季度過高的基數,對我國今年的四季度的增速帶來明顯的壓力,因此今年貿易增速可能會比較慢。(我們)之前8.5%的全年出口增速(預期)可能有些高了。”
商務部專家白明也指出,“前三季度出口8%的增長也只能剛剛好達到全年目標增速,給四季度留下的‘安全墊’不夠厚。而內外部環境不確定因素依然較大,當然經過努力,還是有希望實現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
外部而言,當前美國還在為債務上限問題僵持,到底能否最終化解,對四季度經濟影響還是存在很大的變數,另外歐洲二季度經濟出現反彈,但是可持續方面還存在一定的質疑。
最大的問題是新興經濟體能不能止住跌勢,對我國的影響也比較大,我國的貿易增量更多的體現在新興市場國家,四季度出口好不好,全看新興市場國家的表現。發達國家的經濟轉好對我國的進出口影響不顯著,份額比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