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各地相繼出臺一系列限制公款消費的規定,讓“三公消費”受到遏制,高端餐飲、高檔煙酒和公費旅游等市場呈現萎縮態勢。與此同時,許多高檔消費場所正在轉型,比如北京市近日宣布取消公園所有私人會所,改為面向大眾消費者開放。又比如,杭州市日前關停位于西湖邊的江南會、西湖會等高檔經營場所,將增加公益性、大眾化的消費內容,確保景區公園更好地面向游客、服務群眾。
曾經有人擔心抑制奢侈消費會降低內需,來自商務部的數據打消了這種疑慮: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可達23.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3.1%。消費結構的調整表明居民收入在提高,社會分配正在向更加公平的方向轉變,最低工資標準和社會保障起點不斷提高,提升了農民和城市中低收入階層消費能力,可望促使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在“平民消費時代”里,與之相關的工業生產格局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正在由畸形發展變為回歸市場規律支配。白酒行業近期調整幅度最大,最能夠反映其產品生產和價格的真實回歸狀態。此前,高端白酒不斷擴張生產能力,賺取遠遠超過社會平均水平的高額利潤。中央限制“三公消費”政策是向市場發出的糾錯信號,2013年白酒行業產能達到空前過剩,高端白酒行業的生產和價格調整得到社會積極評價。
經濟要保持持續發展,有著真實支撐的消費才是有質量的消費。公款消費造成價格虛高、市場過度供給假象,但是市場并不需要這么多供給,最終導致供過于求。“平民消費時代”的到來,有利于政府部門和企業準確把握市場,制定正確的政策和應對措施,推動經濟不斷發展。
市場充分競爭是“平民消費時代”的特點之一,有利于提高社會服務品質,奢侈消費在被壓抑后被迫轉型及創新營銷手段,從而豐富了社會服務內容。當前,許多餐飲業和旅游業引入網絡銷售概念,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充分進行營銷和需求之間的交流反饋,使得送餐上門和個性化旅游服務等加快發展。這些競爭和創新方式使經濟變得充滿活力,將有利于經濟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