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中國已進入年貨銷售旺季。和往年促銷方式不同的是,在西北地區的甘肅省,一些企業正更多地借助電子商務“淘金”,以適應人們日益變化的消費模式。
在甘肅省隴萃堂營養保健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魏孔炯和他同事連日忙著通過電子平臺向顧客推薦甘肅的特色產品。魏孔炯說,臨近春節,消費者購物增加,甘肅的一些特色產品,如百合干、橄欖油、玫瑰花、三泡臺和苦蕎茶,已成為網絡消費者的選擇。
據魏孔炯介紹,他所在的公司建立了網站,并與中國知名的電子商務平臺天貓和京東商城建立了供銷關系。“我們主要利用這些平臺進行線上的產品銷售和推廣。”他說,如今的消費主體更愿意在家里網上購物消費,這完全改變了他們的銷售方式。
“市場倒逼我們必須發展,從傳統的線下自然銷售模式向線上發展轉變。”魏孔炯說。
從去年大力應用電子商務平臺以來,這家企業已嘗到了電子商務帶來的甜頭。“僅2013年11月11日一天,我們網絡銷售額已達50萬元。”魏孔炯透露,而2012年全年的傳統銷售大約為500萬元。
甘肅省越來越多的企業甚至個體戶也看中了電子商務這塊“蛋糕”。甘肅省商務廳資料顯示,甘肅已培育涉及電子商務的企業2萬余家。其中,個人經營C2C店鋪4000余家,法人自營B2B店鋪40余家,阿里巴巴平臺商家14000余家,支持團購的商家達2000家。
“電子商務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公平,受經濟發展現狀、規模等條件的限制較少。”甘肅省商務廳電子商務處處長鄒軍說,在西部地區,政府和企業對電子商務越來越重視,并期望其成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一個重要途徑。
甘肅省商務廳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甘肅省網購族當年通過支付寶支付金額同比增長79.97%。其中省會城市蘭州網購族人均網上支付達到了9556元,高于平均水平,甘肅65個縣城人均網購花費3632.43元。
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以網絡為平臺,很好地彌補了地理和經濟發展因素造成的地域差距,給東西部提供了平等發展的平臺,也讓中小企業依托電子商務可以與大企業處于同一競爭平臺。
眼下,甘肅省商務廳正在制訂優惠政策,如設立電子商務發展專項資金,推動企業普及應用電子商務,開展在線銷售、采購等活動,促進企業實體購銷渠道和網絡購銷渠道互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