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江西省價格成本調查局獲悉,通過對全省一個糧食年度內(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的存售糧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本年度戶均存糧數量同比減少33.11%,存糧以晚秈稻為主;售糧數量同比上升21.15%,農民戶均售糧收入16244.85元 同比增長超兩成。
存糧數量減少33.11% 以晚秈稻為主
據統計,截止今年3月31日,調查戶戶均存糧796.30公斤,同比減少33.11%。存糧結構中,早、中、晚秈稻分別為112.61公斤、4.55公斤、671.40公斤,各占14.14%、0.57%、84.31%,同比變化2.12、-6.38、3.72個百分點,中秈稻存糧下降較大,晚秈稻仍占主體地位。余糧率(存糧中待售部分的比重)為29.10%,較去年下降27.19個百分點。
“由于糧食最低收購價格連年走高,農戶種糧收入有保障,繼續保持了較高的種糧積極性,調查戶本年糧食播種面積同比增加3.04%。在各級政府的推動下,雖然一些農戶“單改雙”而造成中秈稻產量有所下降,但早、晚秈稻產量大幅增加,戶均糧食總產量仍同比增加11.02%。”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售糧數量上升21.15% 售糧收入16244.85元
調查期內戶均售糧6246.71公斤,同比增加21.15%,其中,早、中、晚秈稻出售分別占出售總量的41.44%、5.80%、51.68%,同比分別變化0.28、-1.05、1.18個百分點。售糧均價每公斤2.60元,同比上漲0.78%。由于售糧數量增加和售糧價格上漲,售糧收入同比大幅增加,售糧收入16244.85元,同比增加21.97%。
從售糧渠道來看,售給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的糧食占出售總量19.43%,同比上升6.72個百分點;售給糧食和飼料加工企業占出售總量29.40%,同比下降8.14個百分點;售給個體糧販糧食占出售總量51.17%,同比上升1.41個百分點。
對于個體糧販收購占據農戶售糧“半壁江山”的情況,該負責人認為,個體糧販上門收購,手續簡便,對糧食品質要求較低,是造成這一情況的主要原因。很多農戶為求省時省力,在水稻收割后直接賣給個體糧販,可以省去曬、搬運、儲存等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