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月2日電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日前發布6月份宏觀數據前瞻報告,報告預測我國6月經濟運行初顯企穩,CPI同比漲幅同比漲幅與上月基本持平。
以下是報告基本觀點摘要:
CPI整體平穩,PPI弱勢回升。進入2014年6月以來,食品價格運行總體平穩、非食品價格基本穩定,預計本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2-2.6%左右,同比漲幅與上月基本持平。受近期全球主要工業品價格的回升以及二季度以來人民幣匯率出現“雙向波動、小幅略貶”的政策影響,工業領域基礎材料購進成本仍將上行,進而帶動6月PPI同比增速抬升至-0.7%左右。
外需回暖,出口繼續反彈。受益于去年同期高基數效應的消退、外部需求的持續改善以及穩出口政策發力,6月出口同比增速進一步反彈至9%,增速略高于上月。雖然完成全年增速7.5%的目標難度依然很大,但近期出口增速已經開始趨勢性反彈。
地產投資失速,鐵公基仍需發力。6月地產投資將繼續增速下探、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延續反彈,為對沖地產投資失速的風險,“鐵公基”仍需發力。考慮到今年前五個月固定資產到位資金同比增長13%,創下2000年以來歷年同期最慢,且這也是近十年以來第一次出現固定資產投資資金來源增速低于貨幣增速(M2)和貸款增速,資金來源受限仍將是制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要原因。預估6月投資增速小幅回升至17.4%左右。
6月預計新增貸款投放約1.1萬億元。6月新增人民幣境內外貸款投放約1.1萬億元,月末余額同比增長14.1%。實體經濟企穩向好、穩健貨幣政策中性略松、定向準備金率下調和再貸款款項逐步釋放等原因是形成貸款新增較多的主要原因。一是實體經濟運行向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改善、工業增加值預計微幅增長,社會潛在融資需求有上升動力。二是央行逆周期操作意圖逐漸明確,公開市場持續凈投放,銀行間市場資金較為充裕。三是定向存款準備金下調影響規模較大且再貸款款項逐步釋放,銀行信貸能力增強。
外匯占款環比多增、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總體企穩或略有升值。受益于外貿出口持續好轉、“微刺激”政策效果顯現,中國國內經濟顯現回暖信號,資本流入和私人部門結匯意愿將增強,預計6月外匯占款將再度環比多增。當前影響人民幣匯率的主要因素仍以內部為主。在市場普遍預計中國經濟下半年會逐步轉好的情形下,7月居民和企業的外幣持幣意愿可能會有所弱化,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總體企穩或略有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