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顯示,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稱,印度大豆供應不佳將至少在新豆于10月開始收割前抑制該國豆粕出口,盡管印度7月豆粕出口量曾跳增。
一貿易機構周三表示,印度7月豆粕出口量翻逾一番,因其上月較南美豆粕的升水收窄。
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SEA)在一份聲明中稱,印度7月豆粕出口量攀升至6,682噸,但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07,037噸。印度4-7月豆粕出口量為93,000噸,低于去年同期的518,000噸。
5月以來豆粕在整體出口中所占的份額一直低于往常,因大豆的可用性不佳。貿易商表示,國內市場用于壓榨的大豆的可用性不佳已使得印度豆粕價格在近幾個月中較其他產地供應更為昂貴,導致中東、東南亞以及歐洲的買家尋求其他供應。
印度2013/14年度大豆產量預計減少4.4%至1,023萬噸,因收割期間出現的降雨損及大豆單產。
印度每年播種一次大豆,大豆作物的種植時間為6-7月,此期間中部和西部主要種植區會出現大范圍季雨。農戶通常在10月開始收割。
SEA的執行董事B.V.Mehta表示:“由于國內供應不佳,我們的豆粕價格已高于全球豆粕價格。”
在7月,豆粕出口價格下滑,因受有利的作物天氣影響,美國大豆產量前景較佳。印度豆粕供應每噸較前月便宜44美元至每噸652美元。
當前,印度豆粕出口價格每噸較南美供應價格高出60-70美元。
上月,豆粕出口價格較去年同期高出14%-15%。
在7月,印度向韓國出口的蓖麻粕和向越南出口的米糠餅數量下降,拖累整體油粕出口量下降。
數據顯示,印度7月油粕出口量較前月減少43.1%至115,09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