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繼續適應增速放緩新常態
2015至2016年中國平均經濟增速預計將放緩至略高于7%的水平
世界銀行發自北京的消息稱,世界銀行10月29日發布的最新《中國經濟簡報》說,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繼續放緩,反映出政府采取的推進經濟再平衡的措施影響。隨著政府加大政策力度將經濟納入更可持續的增長軌道, 2015至2016年中國平均經濟增速預計將放緩至略高于7%的水平。
世界銀行高級經濟學家、簡報主要作者司克禮說:“政府在2014年加大了對抑制信貸增長、減少過剩產能、內化工業污染成本和硬化地方政府預算約束的政策力度。這些政策是受歡迎的,有助于使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發展之路。”
有針對性的支持性措施和外需的恢復對增速放緩起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但房地產市場疲軟仍對國內經濟活動造成拖累。房地產行業作為近年投資拉動型增長模式的重要引擎仍在調整之中,以適應收緊信貸和減少供求錯配等政策措施的影響。鑒于今年國內經濟活動低于預期,世行將對2014年的增長預測下調至7.4%。
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吳卓瑾說:“短期的主要政策挑戰是加強金融部門的市場紀律。從中期來說,挑戰是如何保持改革勢頭。”
尤其重要的是要采取有助于將資源從產能過剩的部門逐漸轉移出來的政策,特別是采取逐漸取消政府擔保和允許效率低的企業包括效率低的國有企業破產的措施。這就需要在加強市場紀律和避免擾亂勞動力市場兩者之間小心平衡。行政性信貸配置需要逐漸由市場化機制所取代。
《中國經濟簡報》認為,目前如果強調實現短期增長目標,會導致實施必要政策推動經濟走上更可持續的中期發展軌道的挑戰性增大。特別是,如果將關注點放在實現宏大的增長目標上,就需要采取更具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而在不確定的全球經濟環境下,中國須保持較大的政策緩沖空間,以備在出現意外的國內或外部經濟沖擊時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