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海自貿區買正規化的平行進口車,即將成為現實。
11月6日,自貿區郵報獨家獲悉,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方案已經獲得商務部的批復,方案已經發給上海市政府,但目前尚未公布。
同一天,中國政府網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調整汽車品牌銷售有關規定,加緊在上海自貿區率先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這很可能意味著,長期處于灰色地帶的汽車平行進口,將在上海自貿區率先實現正規化。消費者也將有機會,以便宜的價格,購買進口汽車尤其是進口豪車。
【價格】“普遍比4S店售價要便宜15%-20%,越貴的車差價越大”
簡單理解,平行進口車指的是未經品牌廠商授權,貿易商從海外市場買下,并引進中國市場進行銷售的汽車。這種渠道與國內授權經銷渠道“平行”。
平行進口汽車的特點是,售價比4S更便宜,但售后服務不像品牌經銷商那么完善。
上海某汽車交易市場招商經理曾這么告訴自貿區郵報,平行進口汽車和4S店的售價差別,要看車型,通常車價越高,差價越大。通常會控制在15%-20%。一些價位本來就比較低的進口車,可能差價在10%,甚至不到10%。
如果上海自貿區的試點方案正式啟動,進口豪車進一步降價,將成為大概率事件。
【時間】“全面實施可能還要幾個月”
不過,從商務部批復方案,到方案在上海自貿區正式實施,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
一名資深業內人士此前曾告訴自貿區郵報,等方案正式下發后,外高橋汽車交易市場還要搭建平臺,還要和經銷商進行溝通,確定從進口到售后的完整體系,最終要形成一個管理細則,這樣才能真正啟動試點。
這需要多長時間?“可能1個月,也可能要兩三個月。”這名資深業內人士說。
【服務】“上牌、三包、售后”系列問題待破解
在現行政策下,汽車平行進口并不受鼓勵。
這會導致一系列的麻煩。一方面,海外市場銷售的汽車,未必符合中國的監管標準(包括油耗、安全標準等),勢必會存在進口難、上牌難的問題。另一方面,中國現行的《汽車品牌銷售管理實施辦法》下,平行進口汽車不享受“全球聯保”,換句話說,你從海外市場平行進口的汽車,沒法享受中國品牌4S店的三包及售后服務。
即將公布的上海自貿區平行進口汽車方案中,“上牌、三包、售后”等一系列問題,都將找到規范。
【政策】商務部支持上海自貿區盡快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眼下,政策面已經起了變化。
8月1日,工商總局率先宣布,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實施汽車總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授權經銷商備案工作。
3個月后,《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進口的若干意見》出臺。商務部對外貿易司負責人在解讀中就提到,開展平行進口有利于促進競爭、維護公平的市場流通秩序,為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選擇。為了更好地發揮自貿區先行先試的作用,商務部將會同有關部門支持上海自貿區盡快開展汽車平行進口試點工作。
與之相配套,這名負責人還說,要抓緊完善汽車銷售管理有關規定,推動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和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