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月度調研”顯示,來自國內外22家金融機構的首席經濟學家預測,11月CPI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1.6%,與央行公布的10月水平一致;PPI通縮加劇,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2.4%,連續第33個月處于負增長區間,PPI月度同比數據上一次出現增長還是在2012年2月。
市場關注的11月新增貸款預測均值為6561億元,較央行公布的10月規模(5483億元)有所增長,同時11月社會融資總量也大幅上升至9435億元,大幅高于央行公布的10月水平(6630億元)。
2014年12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0.1,低于較上月信心指數水平(50.6)。
信心指數:預測均值50.1 有所回落
調研結果顯示,2014年12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預測均值為50.1,較上月調研水平(50.6)有所回落。其中,交銀國際給出了最大值51.0,民生證券給出了最小值49.0。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認為,目前經濟依然疲弱,11月地產銷量增速雖由負轉正,但中上游的發電耗煤、粗鋼產量增速依然為負,意味著下游好轉短期難以傳導到中上游,而10月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再度轉負,加之產成品庫存增速依然高位,意味著去庫存壓力未減。
在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看來,雖然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繼續減速,出口進入減速小周期,社會融資投放依然偏少,工業生產低位減速,物價繼續下行,但央行降息行動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市場對中國經濟未來風險的擔憂。
四季度以來,宏觀調控政策穩增長發力,貨幣政策全面放松,發改委加快投資項目審批進度,招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丁安華預計,考慮到政策時滯,目前的政策將推動明年一季度經濟短暫回升。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表示,2015年,外部環境穩中趨好、改革紅利進一步釋放、新增長點蓄勢待發,中國經濟仍將平穩增長;但動力切換、“去產能”壓力較大、房地產市場調整和債務率高企等因素也在制約增長,預計全年GDP增長7.2%左右,CPI增長2.4%左右,全年經濟依然呈現“低增長+低通脹”格局。
CPI:預測均值1.6% 持平上月
調研結果顯示,11月CPI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1.6%,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水平保持一致。其中,交通銀行等3家機構給出了最大值1.8%,海通證券給出了最小值1.4%。
高盛高華中國經濟學家宋宇認為,商務部周度數據等高頻指標顯示,11月份食品價格同比漲幅回落,而需求增長疲弱可能令非食品價格漲幅持續低迷,預計11月份CPI同比增幅將持平于10月份的1.6%,隱含的季調后環比折年增幅從10月份的2.4%降至1.2%。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由于11月食品價格環比小幅回升,非食品價格受成品油價持續下調及居住類價格回落的影響,漲幅明顯收窄,翹尾因素回升,預計11月CPI同比1.8%,今年四季度CPI同比將低于2%,全年CPI漲幅預測下調至2%左右,明年CPI同比仍有繼續下行的可能。
在工業領域,調研結果顯示,11月PPI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2.4%,較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0月水平(-2.2%)繼續回落。其中,中國銀行給出了最大值-1.5%,海通證券和中信建投給出了最小值-2.7%。
李迅雷表示,近期國際油價大幅下跌,雖然國內成品油價因加稅而暫未下調,但鋼鐵、銅鋁等價格跟隨大幅下跌,通縮風險仍在加劇,預計11月PPI降幅或擴大至2.7%。
連平認為,PPI負增長態勢難以在短期內逆轉,工業領域的通縮仍將延續,明年上半年能否轉正也有待觀察。
11月CPI同比增速(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