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最新數據,6月我國進出口雙降,總值同比下降2%,延續了今年進出口逐步回落的態勢。外部市場需求低迷、貿易摩擦頻發、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行、國內工業生產放緩、出口成本上升,造成了二季度進出口不樂觀的局面。三季度市場預期外貿狀況仍然不容樂觀,下半年仍然面臨復雜多變的局面,未來外貿易需要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下功夫。
――6月出口同比增速創44個月新低 上半年進出口呈逐步回落態勢
海關總署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6月,我國進出口總值為2萬億元人民幣(折合3215.1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后同比下降2%。其中出口值為1.09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743.2億美元),下降3.1%,創下44個月新低;進口0.91萬億元人民幣(折合1471.9億美元),下降0.7%。6月外貿進出口總值環比下降6.8%,其中出口下降4.6%,進口下降9.3%,降勢也比較明顯。
6月數據延續了今年進出口逐步回落的態勢:一季度我國進出口值為9752.5億美元,同比增速為13.5%;二季度進出口值為10224.4億美元,同比增速為4.3%,其中,5月份我國外貿增速僅為0.3%,6月份則進一步下滑至負增長2%。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8.6%,其中出口增長10.4%,進口增長6.7%,總體呈現低速增長。
這種狀況符合市場之前的預測,市場觀點認為,在人民幣匯率升值、國際市場復蘇仍存不確定性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增多的作用之下,外貿“擠水”措施也在繼續,我國6月進出口數據會繼續處于低位。
――外貿遭遇五方面不利因素 面臨比較嚴峻的挑戰
造成二季度進出口不樂觀局面的原因包括,外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貿易摩擦頻發且多樣化、出口成本持續上升、國內工業生產放緩、進口商品價格下降。這表明當前我國外貿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
今年6月世界銀行將2013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此前的2.4%下調為2.2%,將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速由1.3%降至1.2%,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由5.5%降至5.1%。外部市場需求的疲軟必然導致我國出口企業訂單下滑,在海關選擇的近2000家接受月度網絡調查的出口企業中,今年每個月都有45%以上的企業反映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同比下降,5、6月份反映新訂單金額同比減少的企業比例連續擴大。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共有12個國家對我國發起了22起貿易救濟調查,參與貿易救濟調查的主體也包含了發展中國家。今年5月歐委會宣布準備對我國無線電通訊設備及其組件進行雙反調查,6月6日又宣布對我國光伏產品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當前,貿易摩擦發生的國家、涉及的產品不斷多樣化,已經成為我國相關優勢產品出口的極大障礙。
與此并行的,匯率、勞動力工資等出口成本卻也在持續上升。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數據,今年5月底,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較去年年底升值5.6%。今年上半年也已經有多個省市區先后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接受海關網絡調查的近2000家出口企業中,有約7成反映成本上漲的壓力加在大。
進口低速增長則主要是由于國內工業生產放緩,抑制了原材料的進口需求。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前5個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4.9%,同比放緩了1.3個百分點,工業出口交貨值增長5.2%,同比回落了2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國內過剩的鋼鐵、水泥、造船、光伏等行業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進一步抑制了對上游原材料進口的需求。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指出,海關貿易統計按照進出口金額來計算,商品價格對海關統計結果影響很大。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在世界經濟逐步下行的態勢中失去了有力支撐,受此影響,我國進口商品價格已經連續15個月同比下降,這也影響了我國的進口增速。
――海關網調數據預示三季度出口不容樂觀 轉方式調結構才能穩住市場份額
受制于世界經濟下行壓力,主要經濟體對外貿易表現都比較低迷。從總體來看,我國上半年對外貿易表現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仍然最好。但是下半年進出口仍然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局面,尤其是出口,海關網絡調查數據預示三季度我國出口的情況不容樂觀,未來外貿易需要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下功夫,力爭穩住我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總體份額。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日前談到,內外部的環境因素仍將發揮作用。海關總署官方聲音也表示,今年下半年我國進出口仍然面臨著很多困難和挑戰。
海關總署選取的近2000家出口企業的網絡調查數據反映:6月底我國出口人經理指數為36.1,環比下滑1.5,連續第二個月環比下滑;訂單出口信心指數也持續下滑,49.2%的企業反映,新增出口訂單金額同比減少,43.8%的企業反映對未來2-3個月的出口形勢信心不樂觀,69.1%的企業反映出口綜合成本在增加。數據預示著第三季度我國出口情況不容樂觀。
對此,鄭躍聲表示,我國對外貿易需要在轉方式、調結構上下功夫,力爭穩住我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的總體份額。
專家建議,首先要穩住出口優勢產品的市場份額,例如,占出口半壁江山的機電產品,以及勞動密集型優勢產品。海關10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出我國機電產品出口仍然在穩定增長,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也表現良好,分別增長10.7%和12.6%。這種良好的趨勢應該鞏固并不斷擴大。
其次要鼓勵多種經濟類型參與外貿活動。海關的最新數據反映出,我國私營企業上半年進出口增長較快,進出口總值為6320.9億美元,增長34.3%,高出我外貿總體增速25.7個百分點,占我外貿總值的31.6%。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私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較快,得益于近年來國家大力扶持中小微企業的政策效應,也反映出中小微企業船小好調頭、市場適應性強的優勢。鄭躍聲指出:“私營企業進出口增長較快也是我國對外貿易調結構的一個重要成果,過去外商投資企業占我國家外貿出口50%以上的情況在逐步改變,國內的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在快速發展,這是一個好勢頭。”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