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2014年上半年,深圳市對美國進出口1085.6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15.8%,較前5個月累計降幅收窄3.7個百分點。其中,對美出口869.2億元,增長3%;自美進口216.4億元,下降51.4%;對美實現貿易順差652.8億元,擴大63.7%。6月份當月,深圳市對美國進出口192.8億元,增長7.1%。其中,對美出口156.1億元,增長4.8%;自美進口36.7億元,增長18.5%。
一、今年上半年深圳市對美國貿易的主要特點
(一)近2個月以來對美貿易連續實現增長。今年1季度,深圳市對美國貿易整體表現疲軟,單月平均進出口值僅在160億元左右,2季度起對美貿易明顯改善,4月份雖仍為下降,但降幅較3月份已大幅收窄,5月份更實現今年以來首個月度同比增長,增幅達11%,6月份增勢延續,當月對美進出口192.8億元,同比增長7.1%,環比下降5%。
(二)加工貿易占對美貿易逾4成,一般貿易大幅增長。上半年,深圳市以加工貿易方式對美國進出口466.8億元,下降6.2 %,占同期全市對美國進出口總值(下同)的43%;以一般貿易方式對美國進出口376.9億元,增長25.7%,占34.7%;經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231.3億元,下降52.8%,占21.3%。
(三)外商投資企業為最大進出口主體,國有企業進出品逆勢增加。上半年,深圳市外商投資企業對美國進出口585億元,下降4.7%,占53.9%;民營企業進出口319億元,下降36.9%,占29.4%;國有企業進出口178.2億元,增長6%,占16.4%。
(四)機電產品出口同比基本持平,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平穩增長。上半年,深圳市對美國出口機電產品604億元,下降0.5%,占同期深圳市對美出口總值的69.5%,其中,電器及電子產品329.5億元,增長8.8%;機械設備129.1億元,下降29%。對美出口高新技術產品(部分品種與機電產品有交叉)222.7億元,下降16.7%。從具體品種看,出口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61.1億元,下降45.7%;出口手機31.5億元,下降13.1%;出口打印機30.4億元,下降4.6%。同期,合計出口7大類傳統勞動密集型產品205.5億元,增長9.7%;其中紡織服裝50.6億元,增長14.5%;鞋類47.7億元,下降3.3%;家具31.6億元,增長18%。
(五)飛機進口迅猛增長,集成電路進口驟降。上半年,深圳市自美國進口飛機32.2億元,增長4.2倍;進口集成電路11.1億元,下降95.5%;此外,進口農產品13.1億元,逆勢大幅增長79.7%,占6.1%。
二、近期深圳市對美貿易連續增長的主要原因
一是美國經濟復蘇帶動對其出口貿易增長。美聯儲決策機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6月19日公布的貨幣政策聲明稱,其債券購買計劃的規模進一步縮減100億美元,重申將在相當長時間內維持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而美元走強是美國經濟回暖的一個重要信號[1]。此外,據美國勞工部報告顯示,美國6月就業增長遠遠超于預期,同時失業率降至近6年來最低水平位。美國6月ISM非制造業PMI小降至56,低于5月的高位數據56.3,但數據依然顯示美國經濟處在擴張階段。整體利好的美國經濟數據促進我國對美出口持續增長[2]。
二是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良好促進出口回升。7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我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6月我國制造業PMI為51%,創下年內新高,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回升,表明我國制造業繼續保持平穩向好的態勢。從分項指標看,新訂單、出口訂單等各類訂單指數、采購量指數、進口指數和產成品庫存指數,購進價格指數等都出現提高,反映了隨訂單水平回升,企業采購和生產活動水平開始回升。6月新訂單指數為52.8%,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為去年10月以來的高點,與生產指數的差值為年內最小,市場和生產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生產指數為53%,比上月小幅上升0.2個百分點,在構成PMI的5個分項指數中為最高,并繼續保持在52.5%至53%區間。從出口情況看,6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50.3%,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回升,也是去年12月以來的高點,外需回暖,加之我國支持外貿穩定增長、促進貿易便利化等改革措施的實施,制造業出口形勢進一步好轉[3]。
三、近期對中美貿易影響較大的問題
近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回上訴法院裁定,我國三一集團位于美國的子公司羅爾斯公司在起訴美國總統和美國外國在美投資委員會(CFIUS)一案中勝訴。2012年9月,羅爾斯公司欲收購美國俄勒岡州的4座風力發電廠項目,但遭到美國政府和CFIUS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阻止,美國總統奧巴馬更為此頒布禁令。隨后羅爾斯公司向美國法院提起訴訟,指控CFIUS越權,并將奧巴馬政府追加為被告方[4]。2013年10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地方分區法院曾一度駁回三一重工方面的起訴,之后三一重工和羅爾斯公司再向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庭遞交上訴申請。經過審理,上訴法院最終裁定,奧巴馬政府和CFIUS此前禁止三一重工旗下子公司羅爾斯公司在俄勒岡州風電項目的決定違反了程序正義,侵犯了對方的合法權益。此前已有包括華為、中興、聯想等國內企業努力“走出去”,以期擴大在美國投資,但均被美國政府方面以各類理由叫停,由于涉及美國政府禁令,很多企業最終都被迫選擇放棄,此次三一重工的案例勢必可為中資企業在美國市場維護自身權益作出正面榜樣。